氣候變化已經在以多種方式影響著地球上每個區域。我們所經歷的變化將隨著全球升溫而加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的報告顯示,隨著全球溫度的上升,極端高溫、極端降雨事件將變得更加頻繁,超級風暴、旱災肆虐以及水資源短缺等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和規模也都將持續增加,地球生態將被推向“硬性極限”。 為避免氣候災難,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社會一直在尋找公平合理地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途徑,并取得了重要進展。從《京都議定書》到《巴黎氣候協定》,各國都在積極行動,我國政府也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這一愿景既是我國對世界的莊嚴承諾,也對國內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明確的要求。  實現“雙碳”目標將給哪些產業領域帶來變革性的機遇?光伏、新能源等相關行業未來成長空間和投資價值如何?投資者該如何抓住這一投資風口? “碳中和”概念的普及,將促使大眾把目光聚焦到氣候問題上來,帶動更多人朝著“節能降碳、綠色發展”這一國際社會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歐洲在1990年做到了碳達峰,而他們的目標是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中間間隔60年,而我國提出的目標,是從2030年達峰之后,再經過三十年就要實現碳中和,可以說是更加嚴苛,也體現了我國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為全球謀求福利方面態度非常堅定。 當前我國大部分城市正處于快速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中,在期限內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無疑具備挑戰性,在此背景下,可以通過“一加一減”兩個方式達成“30·60”碳目標。  所謂“加”,意味著要在發電端增加零排放或低排放能源的占比,比如說光伏、風、電、核電等等能源,在用電端則可以用電動車替代燃油車,增加零排放或低排放的電動產品,從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時也可以增加一些環保的投入,增加一些吸收碳的措施和裝置來實現降低碳排放。 而“減”的方面,像傳統的比如工業市場各個領域、化工市場的領域,其中包括火電的過程都會產生比較多的二氧化碳,可以通過減少他們的占比或者其他一些措施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單位量。 碳中和目標下,又蘊藏著哪些投資機遇? 以風、光為代表的新能源,以及以鋰電池為代表的電動車產業鏈具備非常明晰的投資線路,而高碳減排領域相關的投資機會同樣值得關注。 溫州柏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以量化生態效益、助力鄉村振興、服務低碳經濟為愿景,緊緊圍繞碳中和目標,整合碳資產開發、交易、碳金融、低碳咨詢等資源,提供發展低碳經濟的綜合解決方案,致力成為低碳經濟領域領先的綜合性服務企業。  柏寅碳金的專業團隊具備豐富的碳資產開發與交易、碳中和戰略咨詢、綠色金融服務等方面的能力和項目運作經驗。柏寅碳金擁有碳開發、減排咨詢、履約服務、資管服務全流程成熟體系。 柏寅碳金是一款能通過手機操作的投資平臺,起投門檻低,所有項目保本保息,適合廣大投資用戶。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