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來自DBG盾博(dbgmarkets),歡迎閱讀。 一、測不準原理-DBG盾博(dbgmarkets) 在大的宇宙中,一部汽車,一人,一葉;我們能夠觀察到位點和移動量,但是在微觀的量子力學中,觀察的結果會影響到粒子的運動;因此,不能在同一時間測量方位和動量,測量的位置愈精確,移動的測量愈不精確,反之也愈是如此。 這是在量子力學中被稱為「不確定性原則」。 股票市場上的任何一種觀測和分析,都不是用來做學問的,它的目的就是要掙錢,它會對投資者的期望產生作用,從而使他們的投資決策發生變化;而你的判斷和判斷的先決條件會受到行為的影響。 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管理人員即將離開,因其最大的繼任者風格迥異,因此,新的基金經理人會拋售其前任所持的股票,因而第一個拋售;就連股票都被套牢了,股票也跟著暴跌了,所以新來的那個人,也不打算再拋售了。 在投資領域,這個詞叫做“price in”(這個詞似乎沒有中文,那么,由哪個人來寫呢?),當我們看見一個對股票價格有影響的訊息,別以為自己撿了個便宜,目前的股票很可能就是“price in”這個訊息。 傳統的有效市場學說相信,只要是對股票價格產生作用的消息,就會立即對股票價格產生作用,但是這是不現實的;就算整個行業的人都了解這個消息,也不能說是“price in”。 這就是所謂的不確定性原則,每個人對未來的分析和預言,都會反映在他們的行動中,而他們的行動則會影響到市場的價值;由于每個人對自己的風險和期望回報的需求都不一樣,所以他們對自己的情報持有的觀點也各不相同,要么是“price in”不夠,要么是“price in”太多。因此,即便是所有人都了解的消息,也無法做到“price in”這個詞。 在進行一項投資的關鍵工作是弄明白“price in”目前的基本資料以及是否存在盈利的余地。 在微觀領域,“測不準”是由位置和動量組成的一套共同掐點,而在股市中,時空又是一套“測不準”的組合。 二、時空,或有一種不能肯定的東西-DBG盾博(dbgmarkets) 一種證券,每個時刻(時刻)都有一個確定的值(區間),因此,投資人的期望是恒定的,因此不會影響到(無論基準利率)的債券,它就象是一個大的實體。 股市并非公債,因為其反映的是對宏觀和公司運營的期望不清晰,且存在著一定的時空不確定性。在一個數量變的更加肯定的時候,就會觸發一些投機性的因素,從而使另外一個數量更加不穩定。 由于產量,銷售,成本,影響;物價都是固定的,從長遠來看,漲幅是肯定的,但到底是怎么漲的,每年漲的幅度,就不好說了。 一家市值一百多的公司,怎么會有上千的股票?理論上來說,這些都是因為資金的流動而產生的,但買家卻不是這樣認為的,因為他認為,如果他的利潤超過了他的期望,那么,他就會花更多的錢去購買。 三、“空間勝過時機”的投資機遇-DBG盾博(dbgmarkets) 自十二月以來,豬類股票和豬肉股之間有顯著的偏離,肉價繼續下滑,加之春節過后是一個傳統的淡季;預計也在下跌,但許多生豬股票上漲超過50%,該怎么了解這種市場現象? “豬周期”是一種具有“時空性”的投資機遇,其特征是,在市場上,價格的拐點和拐點肯定會出現,但是卻不知道何時出現;我把這句話叫做:“我擔心的是,他會做出什么事來?!?/p> 從行業和股票價格兩個角度來看,豬循環的“測不準”是: 就行業而言,由于豬肉價格的周期性波動,價格的上升幅度基本可以肯定,因此各公司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撐到那時。一個公司,或許會成為最終的大股東,但是,如果所有公司都這樣認為,那么最終的結局,就是沒有人會放棄。而要達到這個轉折點,必須要有足夠的能力才行,所有人都認為,這一次的經濟循環會持續很久。 這就是對空間的期望太清晰,從而造成了時間的變化。 四、蝴蝶效應-DBG盾博(dbgmarkets) 如果一個人穿越到2021年的市場,那去年所有的投資機會對于他而言,都是確定性的機會??扇绻雲⑴c這些機會,他的行為就會改變市場,如果他的資金量足夠大,很可能會讓市場發生非常大的變化,讓一個確定性的機會變得不那么確定(可以看一看電影《蝴蝶效應》《黑洞頻率》)。 測不準原理的提出者海森堡說:“在因果律的陳述中,即‘若確切地知道現在,就能預見未來’,所得出的并不是結論,而是前提。我們不能知道現在的所有細節,是一種原則性的事情。”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