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工群眾在打理圣女果。李冰冰攝
大棚里按上了智能小喇叭,和手機捆綁在一起,隨時隨地就能查看里面的溫濕度,一旦有了異常,手機還能報警25日,河北省邢臺市平鄉縣滏陽農業示范園區大棚里,王建波指著棚內吊掛的罩燈式小喇叭說
走進平鄉縣滏陽農業示范園,大棚里的圣女果長勢正旺,一根根藤蔓順著吊繩攀爬而上,一朵朵嬌嫩的黃花在枝蔓間綻放,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技術人員在安裝調試小喇叭。李冰冰 攝
小喇叭學名叫智能溫濕度傳感器它運用物聯網,云計算等數字技術,對溫濕度全天候自動化精準監測,能夠有效降低人工管理費用平鄉縣聯通公司工作人員張立國介紹說
以前用溫度計測溫,不僅進進出出大棚查看不方便,測的還不太精準王建波說,用上智能小喇叭節約了人工成本,也讓大棚種植變得更科學,更便捷,更高效
今年41歲的王建波,大學讀的是農業經濟專業多次外出學習考察后,王建波決定跳出傳統種植老路子,實行科技化種植新模式
2019年,王建波流轉土地500多畝,建起了日光溫室大棚,運用新技術新方法,發展設施高效農業大棚里除了安裝小喇叭,還有全自動卷簾機,水肥一體機,智能送風設備等,科技元素越來越多,日常管理越來越簡單王建波說
圣女果是高附加值品種,畝產大約1萬多斤,收入預計超過4萬元如今,王建波通過改變傳統的種植模式,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大棚種植科技戶
和王建波一樣,平鄉縣越來越多的種植戶借助科技力量實現增收致富平鄉縣后田莊村民張朝恩從山東考察回來后,建起了兩棟總面積2500平方米的多肉植物大棚,大棚內安裝上了自動化溫控,噴灌,風光等設備,多肉植物產銷量穩步提升
平鄉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趙輝表示,最近幾年來,平鄉縣越來越多的種植戶開始借助科技力量實現增收致富僅小喇叭一項,平鄉縣目前已經安裝300多個,覆蓋設施農作物種植面積800余畝
管理員通過手機查看大棚溫濕度。李冰冰 攝
科技之光照亮鄉村振興在這些新農民的帶領下,平鄉縣掀起了建大棚種果蔬的熱潮,千余名群眾從打工仔變成了小老板,涌現出了100多名特色種植土專家田秀才
鄉村要振興,科技賦能是重頭戲,要讓有限的土地產生更大的效益我們將以創建鄉村振興示范村為抓手,以科技為支撐,大力發展新型農業,積極培育新農民,讓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趙輝說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