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獨臂豬倌彭降7年自學繁育養殖黑香豬,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不想認命,就要拼命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莫成 通訊員 彭建國 彭晨
2月28日上午,永順縣潤雅鄉柯溪村,記者見到獨臂豬倌彭降的時候,他正用三輪車往養豬場運送玉米他用右手先將一袋50公斤的玉米拎著立起來,半截左臂順勢夾住,共同使勁,一袋玉米被穩穩搬上了一旁的三輪車
這個小豬場豬少些,玉米一次只要500公斤左右,一車就夠了搬滿一車,彭降熟練地發動三輪車,朝山中駛去
養豬場建在大山深處,四周郁郁蔥蔥停下車,彭降手嘴并用打開裝玉米的袋子,將玉米粒倒在地上,伴隨著一聲聲有節奏的吆喝,一頭頭黑豬從附近山林中跑來
彭降今年39歲,16歲時開始外出務工在一次巖石爆破作業中,不慎失去左下臂和左眼雖然身體殘疾,但他沒有自暴自棄,在外又打拼了10年
2012年,彭降的姐姐不幸患上尿毒癥和腦梗塞,加上父母年事已高,彭降選擇回家照顧親人期間,彭降種過生姜,蔬菜,百合,做過木材生意2015年,他東拼西湊11萬元,買了30頭豬,走上養豬路
幾度風雨,彭降肩挑背扛,把崎嶇的山路修通了,把兩座簡易豬舍壘起來了不想認命,就要拼命!這句話,是彭降的座右銘
為了把豬養好,彭降在網上自學養殖技術通過刻苦鉆研,他現在不僅學會了給豬看病和自繁自養,摸索出一套科學的養豬方法,還能用一只手給豬打針我養豬7年了,積累了一些經驗和技術,覺得自己運氣還不錯彭降頗為自信地說
第一代培育的豬,其母本是藏香豬跟湘西黑豬,肉太肥,口感不好彭降沒有灰心,他跑遍全國各地,尋找優良品種,先后引進杜洛克豬,北京黑豬,沅陵豬,巴克夏豬等,通過七代雜交繁育,經過一次次失敗,2020年終于繁育出肉質優良的黑香豬
有好品種,還要有好的養殖方式,彭降采用生態放養模式豬到山上可以吃很多綠色植物,運動量也增加了,肉質會好很多說起自己的養豬經,彭降一臉自豪
艱辛的付出終有回報,彭降的豬場規模從最初的30頭,發展到如今的1200多頭,黑香豬遠銷福建,浙江,上海等地2020年是銷售最好的一年,一頭豬可以賣七八千元彭降說
富起來的彭降沒有忘記鄉親們,2017年以來,他發動村民們一起養豬,累計帶動40多人發家致富,其中有10多人是殘疾人很多鄰近鄉鎮的村民慕名而來,他都盡力相助我現在養殖40多頭黑豬,去年賣豬收入7萬多元永順縣高坪鄉殘疾人彭元瑾說,彭大哥見我是殘疾人,不僅資助我生活,還教我養豬技術,鼓勵我自力更生
我自己是殘疾人,特別能理解他們的感受要讓他們覺得自己有價值,他們才能對生活有信心彭降說
2019年,彭降被評為湖南百名陽光致富示范戶這給了彭降極大鼓勵,當年他牽頭成立永順縣起點種養專業合作社殘疾人也能當示范戶,這就是我人生的新起點他說
多年來,彭降一心撲在養豬上,同時還要承擔家庭重任為了給姐姐治病,他前后花費70多萬元,39歲還沒有成家
他本來有一個女朋友,我要他們結婚,他說要把我病治好了再結婚,結果他女朋友就離開了姐姐彭波心里很內疚這是責任,家人都照顧不好,還找什么媳婦彭降毫無怨言
看著眼前膘肥體壯的豬群,彭降感慨萬千,喜憂參半喜的是多年來的艱辛付出終見成果,愁的是今年豬肉價格下降,玉米價格居高不下,每天僅飼養成本就要4000多元
養豬7年來,遇到的困難太多了,就像眼前這條路,完全是我用腳踩出來的,修了壞,壞了修看著眼前的毛坯路,彭降目光堅定地說,養殖這條路,雖然困難很多,但我會堅持走下去,我相信以后的路會越走越寬
“豬圈要每天清掃,周邊消毒要做到位。”11月11日,恩施市新塘鄉下壩村吹起陣陣寒風,村民張忠華在自家豬圈忙得熱火朝天。他一邊用高壓水槍沖洗豬圈,一邊向買豬崽的客戶傳授養豬知識。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