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冬奧會于2月20日圓滿落幕,對于廣大觀眾來說,本屆冬奧會已然結束,但對于各國參賽運動員來說,這股冬奧熱潮卻沒有結束。不論是在賽會上打破了世界紀錄,還是在賽場上留下了痛失獎牌的遺憾,北京冬奧會都給他們留下了“一生難忘”的印象,從云頂滑雪公園、首鋼滑雪大跳臺等超一流的比賽場地,再到完善的賽會閉環(huán)管理,這些都讓他們感受到冬奧的高品質服務與無微不至的溫暖關懷。 提起本屆冬奧會的服務水平,從提供保障服務的北京EU7身上就不難看出來。為了滿足賽會的要求,北京EU7對電池、空調效能進行了優(yōu)化,同時進行了專門的防疫措施,為運動員與賽會人員帶來高品質的出行服務與乘坐體驗。 
圖一:2022北京冬奧會閉幕,天下一家 330輛北京EU7助力實現(xiàn)綠色低碳冬奧目標 盛會落幕,期間的精彩亦成為永恒,那些平凡而又不凡的日日夜夜,同樣被人們銘記,賽場上選手們不斷打破紀錄、超越極限;賽場外,在所有“精彩”的背后,還有一大批默默無聞、甘心付出確保奧運正常運行的“它們”...... 從申辦到籌辦,“綠色、生態(tài)、低碳、可持續(xù)”,始終是北京冬奧會的核心理念,首次在三大賽區(qū)26個場館全部實現(xiàn)100%綠色電能供應,4個冰上場館全部采用二氧化碳臨界直冷制冰,碳排放接近于零。北京賽區(qū)有11場館是2008年奧運會的寶貴遺產,鳥巢和水立方更是再次登場驚艷世界。 此外,致力于低碳打造的多元化交通體系,在全部使用的車輛中,實現(xiàn)節(jié)能與清潔能源車輛占比超過80%。這其中有330輛北京EU7,7X24小時不間斷為奧組委官員及各國代表團管理成員提供交通保障服務,確保滿足冬奧期間的賽制人員以及運動員等的用車需求。 
圖二:330輛北京EU7全天候為冬奧會出行提供保障服務 特別的北京EU7只為帶來特別的冬奧體驗 北京EU7穩(wěn)定續(xù)航在451公里至550公里之間,2019年12月,在北京冬奧組委交通部開展的專家論證及選型測試中,即便是在零度以下,北京EU7的續(xù)航依舊穩(wěn)定在375公里以上。依照服務冬奧的最高標準,同時為了更好的應對低溫雨雪等寒潮天氣,北京EU7優(yōu)化了車輛的電池效能、空調效能,低溫冷啟動測試、低溫續(xù)駛里程、低溫升溫性能測試等測試均達標。出于安全及防疫要求,北京EU7還格外配備了行車記錄儀與隔離防護簾,為冬奧提供更安全、更具品質感的出行服務。 組建專業(yè)車輛保障團隊,并由經驗豐富的技術骨干掛帥,北京汽車通過設立“方倉”等特需維保車間,實現(xiàn)車輛維保的“安全閉環(huán)”,全面確保車輛和駕乘人員在賽場內外獨立運行的交通需求。 
?圖三:通過設立“方倉”等特需維保車間,實現(xiàn)北京EU7維保的“安全閉環(huán)” 根本不用擔心它能跑多遠,總能量超過60kWh的電池,在EMD3.0Pro智能電控系統(tǒng)和IBTC智能仿生系統(tǒng)“黑科技”的加持下,恒溫21°C、全程空調下的續(xù)航里程也能達到300km,北京EU7續(xù)航真實又有效,像極了冬奧越野滑雪賽的實力選手。 北京EU7有著超過2800mm的軸距,即便是再“大長腿”的運動員,也能在后排找到合適的位置,經過嚴苛的NVH靜音調校,以及搭載了高效的AQS空氣凈化系統(tǒng),每一個駕乘者都能夠享受到一個“氧”份十足的靜謐空間,即便是在寒冷的冰雪之夜,旅程仍然溫暖而愜意。 冬奧會期間,330輛北京EU7電動車累計行駛了近11萬公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818噸。北京EU7以綠色純電智能科技,助力冬奧交通出行大動脈的強勁搏動,助力冬奧碳中和目標的達成,助力運動員全身心投入比賽......正是這些默默無聞、甘心奉獻的無數(shù)個“它們”,助飛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中國夢”。 3個賽區(qū)、26個場館、109個項目、近3,000名運動員、1.8萬名冬奧志愿者和20萬名城市志愿者,3億人參與冰雪......最終實現(xiàn)冬奧碳中和,中國用一場完美的冬奧,向世界踐行了它的承諾,作為踐行綠色低碳出行的冬奧“成員”,北京EU7以7X24小時全天候服務,“溫暖”了世界各地的與會來賓。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yè)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