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博物館聯合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廣東省博物館,廣州博物館,廣州藝術博物院和莞城美術館16日推出大型展覽與古為徒:容庚的學術與時代,該展覽展出至10月24日。
此次展覽展品共207件文物,其中一級文物8件,如欒書缶,越王劍,昜鼎,仲叀父簋等,二級文物14件,如齊史疑觶,子系爵等此外還有清代陳介祺藏青銅鐘全形拓,黃士陵篆書《桃花源記》,吳大瀓篆書《陋室銘》《愛蓮說》等,不僅具有重要學術研究價值,也有很強的觀賞性和金石趣味
據介紹,容庚是中國著名古文字學家,收藏家,金石學者他生于東莞,壯年游歷北京,畢生致力于訪古考古,研究古文字,收藏古器物
該展覽包括了四個單元,分別為第一單元家世傳承,介紹了容庚家世及他在廣東的經歷,包括鄧爾雅等對他金石學志向方面的影響第二單元燕都訪古以容庚收藏的青銅器為線索,介紹了容庚在北京的經歷,包括就讀北大國學門,受聘燕京大學,古物陳列所,故宮博物院等
第三單元學術交游則通過歷史照片和信札,書法等資料,介紹了容庚的學術交往,和他往來的國內外學者群體,如羅振玉,王國維,李濟,陳寅恪,傅斯年,陳垣,郭沫若,英國的葉慈,日本的濱田耕作,梅原末治等第四單元撰述成就通過容庚撰述手稿,編纂的圖錄等,展示了容庚的學術成就和治學特點以及當時的學術風氣
容庚家屬代表,廣東省博物館藏品管理與研究部羅兵表示,此次展覽,是深圳博物館首次將容庚所收藏和捐贈的青銅器進行大規模的集中展示他說:‘學術為天下之公器’是容庚對文化的態度大家從展覽中感受到了一代學人的風范以及他對國家民族的無私奉獻,這些也將鼓勵后學繼續弘揚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根據消息顯示,截至目前,容庚及家屬先后向國家捐出青銅器近200件,歷代書畫1200余件,古籍善本1萬余套冊,甲骨,金石拓片,叢帖,名人信札近千件,以及大量的著作手稿,刻本及抄本。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