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開始,每年的年終歲末,青島都會有新的地鐵線路開通運營,每一次,都讓青島市民感受到了地鐵給這座城市帶來的新變化。
可是2021年的12月份,人們的期盼之情似乎比往年更加迫切這是因為,即將開通的地鐵1號線,是真正能給青島人民的日常生活,城市的交通體系和城市格局帶來歷史性改變的一條地鐵線路
地鐵1號線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地鐵1號線的開通,讓青島與黃島之間的交通迎來革命性改變。
青島主城區與黃島,雖然距離不遠,但由于隔著一個膠州灣,一直以來都存在空間上的隔閡這種隔閡造成了黃島與青島主城在城市風貌上都存在明顯的差異,甚至有人說,從青島到黃島,仿佛來到了另外一個城市對這種隔閡體會最深的還是兩地的居民,長期以來,通勤成為大家的一個心病和負擔
在膠州灣隧道建成之前,青島與黃島之間的交通主要依靠輪渡,這種通勤方式傳統且效率非常低下,已經明顯不能滿足現代快節奏生活的需要2011年,伴伴隨著膠州灣海底隧道正式建成通車,兩地的交通狀況大為改觀,但最近幾年來伴隨著車流量的不斷增加,高峰時段交通擁堵的情況也在不斷加劇,造成隧道通勤效率的持續下降,另外,通行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成本在公共交通方面,雖然開通了多條隧道公交線路,但高峰時段仍一座難求,往返周折很不方便應該說,黃島與青島之間的交通,仍然存在明顯的痛點
如今,伴隨著地鐵1號線的開通,兩地的交通方式將迎來革命性的變化6分鐘過海讓青黃不接徹底成為歷史地鐵的便捷性,高度準確性,舒適性,惠民性,將給兩地市民帶來前所未有的交通體驗從此以后,天塹變通途,青島與黃島將真正融為一體,兩地將攜手迎來同城一體的發展新時代
第二,地鐵1號線的開通,讓青島西部老城區重新煥發生機。
青島的老城區,是城市發展的根基,也是城市文化的靈魂過去三十年來,伴伴隨著城市空間的不斷突破,青島主城區積極向東,向北拓展,新興城市板塊不斷涌現,城市體量不斷做大與此同時,以中山路,臺東,老四方,滄口為代表的老城區與老工業區,受各種因素的限制,已經落后于時代發展的腳步,甚至出現了明顯的衰落跡象
不可否認的是,交通是造成青島老城區發展滯后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老城區基礎設施不完備,交通網絡不完善,停車資源日趨緊張,通勤成本不斷增加,這使得很多年輕人紛紛選擇了離開,老城區的活力不斷下降,在全市中的存在感一再降低
青島老城區的復興,也是城市文化的復興目前,振興老城區已經成為青島重要的城市戰略,以市南區為首的各區市,也已經出臺了明確的城市更新與復興計劃,老城區的復興已是指日可待而復興戰略的實施,還必須要有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那就是交通此時,地鐵1號線的開通,可謂恰逢其時,正當其勢,1號線使得青島的西部老城區連成一線,并全面融入青島軌道交通網絡,進而步入發展的快車道這讓人們進一步看到了青島老城區復興的曙光
第三,地鐵1號線的開通,讓青島三大城區從此正式合體。
三灣三城是青島獨有的城市格局,這種格局放在全國也是絕無僅有的這是由青島特殊的地理形態所決定的
三城,即一般意義上的東岸主城,西岸主城和北岸主城,三大城區共同構成了青島的城市空間格局三城之間,最重要的是交通如果互相之間交通不夠便捷,通暢,那么青島的城市發展就會受到限制,邁向更高層級的前景就會蒙上陰影
便捷完善的交通體系,可以讓青島的城市格局更加緊湊,構成組團,形成合力,也能夠為市民的日常生活提供極大的便利,這正是地鐵1號線的突出作用與歷史使命。
正如青島地鐵官方宣傳語所說,一線過海 五區聯動,地鐵1號線將青島的西海岸城區,東岸主城區與北岸城區緊密地連成一體,不僅西海岸與東岸主城之間的溝通更加緊密,北岸城區與西海岸城區也第一次實現了無縫連接,相互之間的時空距離被大大壓縮,這無疑將顯著促進三大城區之間的經濟社會交流。
三大城區合體之后,青島的城市空間布局更趨合理,資源配置能夠做到有的放矢,城市設計可以實現科學有序,同時,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將更加便利,出行成本大大降低,這為青島下一步的經濟社會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青島地鐵1號線來了!青黃不接的時代過去了,膠州灣東海岸城區,膠州灣西海岸城區自此進入同城時代地鐵1號線張開了青島騰飛的雙翼這是地鐵1號線開通之際,一位網友發出的感慨
的確,對青島來說,地鐵1號線的開通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并足以寫入城市發展的歷史,它將明顯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城市的發展節奏。
更加令人期待的是,借1號線開通的東風,十四五期間,青島將有多條地鐵線路開工建設,城市的軌道交通網絡將進一步織密,并觸達更廣的區域,惠及更多的人民可以肯定的是,在交通的支撐與指引下,青島的騰飛必將獲得更為充足的動能,得到更有力的護航與保障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