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最近幾天發布《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行動計劃》,明確北京市將探索推進本科生導師制,支持有一定基礎和潛力的本科生進課題,進實驗室,促進科教融合發展,同時,將嚴把畢業出口關,全面加強對畢業設計選題,開題,答辯等環節的全過程管理,對形式,內容,難度進行嚴格監控。
為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北京市將重點完成開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踐,夯實本科教育教學基礎,全面推動實踐創新教育改革等七項任務依據計劃,北京市將構建厚基礎,寬口徑,通專結合的人才培養體系,優化調整通識課與專業課比例,必修課與選修課比例,主修與輔修比例,支持高校實施大類招生,建設榮譽學院,書院,實驗班,探索學生校內選拔分流新模式
學科專業體系將完善,北京市將布局支撐原始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基礎學科專業,新建一批新興學科專業,升級改造一批傳統學科專業,淘汰一批社會需求不足的學科專業,鼓勵學科專業交叉融合,面向信息技術,醫藥健康等重點領域,培養復合型優秀人才在教學上,北京市將深化小班化,互動式,研究型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區分度,建設一批優質本科課程,強化成果推廣應用
推動實踐創新教育改革也是計劃中的亮點北京市將探索推進本科生導師制,支持有一定基礎和潛力的本科生進課題,進實驗室,進團隊,培養學生科研興趣和基礎科研能力,將最新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教育教學內容,以高水平科學研究支撐高質量本科人才培養北京市還將完善實踐課程體系,動態更新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手段,優化教學模式,強化實驗室建設和管理,嚴格防控實驗室風險,完善實踐課程考核辦法,鼓勵學生開展設計型,研發型,創新性實踐,對學生實踐學習成效進行科學評價
另外,教師評價體系也將進一步完善計劃還提出,高校將把教師在課堂教學,專業課程建設,教材課件編制,指導學生實踐創新,開展教育教學改革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成效作為核心指標,在年度考核,評先評優,職稱職務評聘等工作中加大權重,探索建立完善教師自評,學生評教,同行評價等相結合的教師評價新框架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