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就業先行區,橄欖型收入分配結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城鄉生活不再有明顯的品質落差日前,吳政隆同志在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所作報告中談及未來五年工作目標時特別強調,要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扎實有效推進共同富裕其中,有關民生工作的熱語,字字句句暖人心扉,激起與會代表的一陣陣掌聲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過去五年,省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之以恒保障改善民生,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萬元,255萬農村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年收入均達到6000元以上,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實現度超過90%,城鎮新增就業年均達145萬人,占全國十分之一以上這一串串沉甸甸,含金量高的數字,凝聚著江蘇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取得的成就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清醒意識到,我省社會事業發展還有一些突出短板,教育,醫療,養老,公共衛生等領域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有差距,必須繼續奮斗,持續努力
對照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吳政隆同志在報告中就今后五年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在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方面,提出要建設高質量就業先行區,在實施農民收入十年倍增計劃方面,提出要加快形成橄欖型收入分配結構,在扎實推進健康江蘇建設方面,提出要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在完善養老和醫療保障體系方面,提出要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設這些熱語,字字句句回應民生關切,這些部署,無不切中肯綮,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讓民生熱語照亮百姓生活,需要各級領導干部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提升責任感,增強執行力要敢于,善于涉險灘,破難題,以更大的勇氣,更堅的決心,更強的魄力,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標準,更實的舉措,不斷刷新民生高地的惠民高度,讓人民群眾在高質量發展中享受高品質生活,不斷提升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