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潛能測試讓俺娃覺得當心理學家有戲
何筱俐
德國小孩上八九年級的時候,學校會組織孩子進行為期一天到兩天的職業潛能測試,就是根據孩子的特長,個性,優勢等來讓他們認識自己,選擇未來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測試的重點是發現孩子擅長和感興趣的領域德國人一向認為,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孩子將來從事的職業基本上和智力水平,分數高低沒有太大的關系
今天俺兒拿回來了測試結果,基本上沒啥懸念,非常符合我的想象。
俺兒的測試進行了兩天,據他介紹,有小組工作,記錄整理資料,機器操作,創意活動等項目他興致勃勃地講述:第一天工作人員給了每個孩子五塊錢到超市購物,小組的其他四個孩子都買了薯片,香腸什么的,就他買了四瓶礦泉水他還說計算機操作他最不好,也是最不喜歡的,弄到一半他就不想弄了他和老師說:我11歲才有智能手機,別人5歲就開始玩游戲了,我10歲之前都沒玩過游戲,這個我真不行
職業選擇的四個領域分別是:
A.手工藝操作技術類
B.經濟和行政
C.藝術和創造類
D.社會關懷類
A類包括的職業有:建筑,測量,農業,環境,機械工程等,B類包括經濟,行政,服務,計算機,運輸,物流等,C類有藝術,文化,設計,媒體制作等人文科學,D類有社會,教育,健康,醫學等領域。
職業測試對他的總結是:安靜,具有批判性思維,理解能力強,言談舉止文雅,用詞有文化,嚴謹,條理清晰,自控力強,邏輯思維能力強四個職業領域里,適合他的有兩個,給俺兒的建議是B類和D類專業可以仔細研究看來機械制造動手能力這方面俺兒是不行的,偉大的機械工程師這種職業是距離他比較遙遠的職業,藝術家等有創造力的職業也是不大適合他的
在德國,從幼兒園開始,就會對孩子們進行職業認識的學習和教育,有一周專門是組織孩子到家長們的工作單位參觀俺兒從2歲到10歲時的理想一直在不斷地變化:他兩三歲時的理想是當垃圾車的司機,5歲時的理想是當國際象棋世界冠軍,6歲之后理想就一直停留在當醫生前幾年又說要做心理醫生,今天拿到測試結果之后無比高興,因為老師說了,當心理學家的路是為我敞開的他說現在對自己又有了新的認識:當不上心理學家我就當教授!俺兒知道要想當醫生和學習心理學的話,平均分數要在1.2左右,就是中國的90分以上,所以他學習很努力
得到這個第一步分析之后,下一步將是職業探索下周一會有第二份材料交給孩子,在那里可以找到更多關于各個專業領域的信息,并將它們與孩子的優勢和興趣進行比較
在九年級和十年級的時候,孩子們還會有幾個星期的職業實踐活動填報大學志愿之前,孩子們也還有時間再次選擇到實習單位實習,最后確認一下他們想學習和未來想從事的職業到底是不是和他們想象中的一樣
我個人認為,其實不論哪個職業都有平庸者和佼佼者,只有熱愛才能擺脫平庸,創造優秀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把愛好變成工作,每天的工作就都是休閑這個測試無疑是給孩子們的一個非常好的禮物我們做家長的會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支持孩子的理想,在職業選擇上給孩子充分的自由,讓孩子過上快樂幸福的人生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