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內蒙古三湖河口至頭道拐河段22日出現流凌,流凌密度為10%至30%,首次流凌日期較常年偏晚2天。
截至22日,嫩江干流尼爾基水庫以上江段及富拉爾基江段已經封凍,其他江段處于流凌狀態,松花江干流全線處于流凌狀態,黑龍江干流漠河至開庫康江段已封凍,其他江段處于流凌狀態。
伴隨著黃河出現流凌,至此我國北方河流全面進入2021—2022年度凌汛期。
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李國英要求,落實黃河等北方河流防凌預報,預警,預演,預案措施,適時啟動防凌調度模式,科學調度水工程,按照預案精準控制各河段封開河流量及過程,落實突發險情處置預案和措施,確保防凌安全。
根據消息顯示,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松遼水利委員會已啟動防凌運行機制,加強凌情監測預報,會商研判和值班值守,科學調度劉家峽,海勃灣,萬家寨,小浪底,尼爾基,豐滿等骨干水庫。
水利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密切關注凌情發展變化,科學調度骨干水庫,督促相關省區認真落實防凌責任,加強應急值守和工程巡查,強化凌汛期在建橋梁等涉河建設項目管理,及時拆除浮橋,施工棧橋等阻礙行凌的建筑物,構筑物,確保黃河,松花江等江河防凌安全。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