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北京召開的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聚焦國際互聯互通合作,綠色發展,創新發展等議題從交通大省邁向交通強省,必須走可持續交通之路,實現可持續發展對此,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伴隨著江蘇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交通運輸發展全過程,多式聯運集約高效,互聯互通融合區域,智慧交通低碳生態,一幅更可持續,更加協調的高質量交通運輸發展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多式聯運更高效
伴隨列車出站的呼嘯聲,裝載80個標準集裝箱的專列駛出蘇州國際鐵路物流中心,6小時后,這批由蘇州制造,總貨值約240萬美元的電子產品,太陽能組件抵達洋山港,直接坐馬士基的海運船去往世界各地。
不久前開行的蘇州西—上海洋山港海鐵聯運專列,正以每月300個標準集裝箱的發運規模運行搭上這班專列,蘇州外貿企業可以避開海運市場的擁堵,快速出海蘇州新捷運供應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頡說
加快構建多式聯運體系,像蘇州這樣高效的貨物運輸組織方式已在全省鋪開省交通運輸廳運管局相關人士向記者介紹,比如中集蘇航物流有限公司采用公轉鐵運輸方式替換原有的純公路運輸,始發地上門取貨,到達地送貨上門,中間干線運輸采用鐵路,綜合能耗和單位能耗大幅降低南京密爾克衛化工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采用公水聯運方式,將大批貨物由陸路運輸至碼頭,再通過水路運輸至目的地港口,客戶,運輸合作伙伴均能跟蹤運輸過程中國外運蘇州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吳淞江綜合物流園利用江海聯運對接上海港,寧波舟山港,太倉港等沿海港口,在推動區域協同聯動發展的同時,有效緩解了公路運輸壓力,使園區形成了水陸兼備的綜合運輸體系
目前,江蘇已建成南京龍潭物流園區,上合組織國際物流園等25個多式聯運型貨運樞紐,開通示范線路116條,居全國首位。憑借多年在物流網絡上的布局,三羊馬已構建起以鐵路為核心的全國性物流網絡。在客戶合作方面,三羊馬與包括長安福特,長安汽車,長安鈴木,東風小康,上汽通用五菱,廣汽本田,北京現代,一汽大眾,鄭州日產等在內的多個乘用車汽車生產銷售企業建立了直接或間接的穩固合作關系,并在長安,東風小康,上汽通用五菱主要客戶中占據有較高的運輸份額。此外,三羊馬還與中鐵特貨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不同運輸方式組合,多式聯運的優勢正在凸顯——截至去年底,江蘇水路貨運周轉量占比達到62%,居全國前列,鐵路貨運周轉量及貨運量分別比2015年增長17億噸公里,1800萬噸,沿海主要港口大宗貨物鐵路和水路集疏港比例由91.9%提升至94.9%今年前三季度,江蘇綜合貨運生產整體保持較快增長,全省公鐵水空完成綜合貨運量21.2億噸,貨物周轉量8637.1億噸公里,同比分別增長8.7%,8.5%
與此同時,據統計,十三五期間,江蘇交通減少碳排放量約100萬噸,水路和鐵路運輸低能耗優勢得到進一步發揮,節能減排成效顯著。截至2020年末,共建設78個網點。。
未來,江蘇將重點從樞紐布局,多式聯運,大宗貨物綠色運輸,內河集裝箱,智慧物流等方面不斷優化調整,提高綜合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梅正榮介紹,目前,江蘇規劃建設超過20個多式聯運型貨運樞紐場站項目,將以南京都市圈多類國家物流樞紐疊加為核心承載區,以蘇錫通和徐連淮物流樞紐組團為重點,建設以多式聯運型貨運樞紐為骨干,通用集散型貨運樞紐為支撐的貨運樞紐場站體系,同步暢通轉運微循環系統,完善貨運樞紐布局
互聯互通更便捷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通車后,這座融合了長三角三地地名的跨江大橋,把南北兩岸緊緊拉在了一起在南通從事銷售工作的王琪感慨,朋友圈因此擴大了,業務越做越好
軌道交通在互聯互通過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江蘇省鐵路運營總里程達到4204公里,南京至上海,杭州,合肥基本實現高頻次1小時快速通達,軌道上的長三角建設還在不斷提速
鐵路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注入了新活力,而消除省際斷頭路能讓區域群眾出行更加便利2018年6月,長三角三省一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共同簽署的《長三角地區打通省際斷頭路合作框架協議》,其中有11個省際斷頭路項目涉及江蘇,目前,已建成6個,在建5個,協議設定的目標全部完成
去年11月,連通上海市青浦區和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的康力大道—東航路正式通車,從吳江汾湖到青浦金澤的車程由原來的40多分鐘縮短到5分鐘今年年初,宜長高速公路江蘇段建成通車,南京經宜興到浙江安吉可縮短大約40公里路程
斷頭路打通后,毗鄰城鄉區域間公交通行越來越密切日前,滬昆之間的第7條毗鄰公交C11線正式開通運營,為昆山石浦區域居民換乘上海軌道17號線提供了便利條件居住在昆山石浦村的陳鈺陽說:只需2元就可到達上海,感覺就像同城出行
最近幾年來,江蘇著力構建跨區域公交發展機制,推進毗鄰縣市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省內毗鄰縣市公交線路開通了297條,覆蓋所有縣市省際毗鄰公交線路開通了60條,為長三角一體化互聯互通提供了強有力運輸保障省交通運輸廳總工程師凌耀初介紹
為解決人民群眾便捷交通出行需求,江蘇已在全國率先實現全省所有市,縣交通一卡通全覆蓋,并與全國300余個主要城市實現互聯互通今年,省交通運輸廳與省人社廳一道推進第三代社保卡加載交通出行功能,目前,已有南京,蘇州,常州,泰州,連云港,宿遷6個市正式對外發行加載交通功能的第三代社保卡,全省累計發行378萬張,有效解決了群眾一人多卡使用不便問題
智慧綠色更低碳
行人過街能發出安全預警,能誘導霧區行車,還能智能消冰除雪最近幾天,全國首個大流量普通國省道智慧公路科技示范工程——江蘇342省道智慧公路科技示范工程通過驗收,該項目負責人表示,通過有效探索,已形成可供推廣的經驗和技術
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日益迫切,智慧交通是實現傳統交通方式轉型升級,提供便捷舒適服務的有效手段,以智慧交通為抓手,推動交通運輸創新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多樣化的運輸服務需求,是未來一個時期江蘇交通重點任務之一省交通運輸廳科技處相關負責人說,近幾年來,許多技術革新在交通建設各領域落地應用,我們省還在全國率先探索智慧高速公路應用技術,其中滬寧高速公路在全國首創大流量擴容平臺,通行效率提升15%以上
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是大勢所趨省交通運輸廳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十四五期間,江蘇將推動新建,改擴建高速公路和普通國省道公路同步開展智慧公路建設,以沿江地區,蘇南片區,南京都市圈等為重點,完成存量公路智慧化升級1200公里以上,在約200公里道路上實現車路協同,完成京杭運河江蘇段全線智慧航道建設,存量航道智慧化升級達到700公里以上,并在重點航道提供自動導航輔助航行服務
不久前,位于蘇州高新區的鄧尉路充電站完成升級改造并正式對外運營據估算,該站年發電量可達8萬度光伏發出的電直接在站內消納,從源頭上實現能源供應清潔化,預計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80噸,實現用綠色電服務城市綠色交通國網蘇州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運維專職謝鷹說
當前,江蘇交通行業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已取得良好成效可持續交通,意味著要把智慧,綠色,低碳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從源頭到終端,全面提升交通基礎設施,運輸裝備和運輸組織的綠色水平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說,根據規劃,到2025年,江蘇交通將初步形成數據平臺一體化,基礎設施數字化,運輸服務全鏈化,行業治理精準化,創新融合深度化,智慧產業集聚化的發展格局,以5G,物聯網,交通專網,數據中心為代表的信息化基礎支撐平臺底座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全省交通運輸重點領域碳排放強度將穩步下降,用能結構持續優化,綠色低碳運輸方式深入發展,污染排放有效控制,環境友好程度明顯改善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