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杠桿率穩中有降的態勢在今年三季度得到了延續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三季度宏觀杠桿率繼續下降,降幅為0.6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共下降了5.3個百分點
宏觀杠桿率是指非金融企業部門,政府部門,住戶部門的債務余額與年度國內生產總值之比,是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的重要決策依據宏觀杠桿率穩中有降,表明宏觀調控有力有效,金融風險更加可控
影響宏觀杠桿率變化的兩大因素是債務增長與經濟增長從債務增長來看,三季度實體經濟債務環比增速為2.1%,略低于二季度,也低于過去幾年三季度的環比增長水平,債務同比增速為9.7%,也是本世紀以來的最低點這表明,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更加有效,宏觀調控政策對實體經濟的傳導更加通暢,債務資金使用效率明顯提高,以相對較少的新增債務資金支持經濟較快恢復發展
伴隨著房地產市場活躍度下降,居民住房貸款對杠桿率的拉動作用減弱,而普惠金融范圍的擴大,使得居民經營性貸款增長較快,成為帶動居民杠桿率上升的動力居民債務結構變化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成效,有利于緩解居民債務風險
從經濟增長來看,前三季度,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我國經濟總體保持恢復態勢,主要宏觀指標處于合理區間,在總體穩的基礎上繼續向著高質量發展,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打下良好基礎,是宏觀杠桿率保持穩定的主要支撐。
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也為出現重大沖擊時快速有效應對留下政策空間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GDP名義增速放緩,宏觀政策對沖力度加大,宏觀杠桿率呈現階段性上升但從去年5月份以來,貨幣政策力度逐步恢復正常,今年已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態接下來,要統籌兼顧短期政策實施和中長期深化改革,綜合考量杠桿率的結構性特點,分類施策維護不同部門不同領域的杠桿率保持基本穩定同時,繼續降低融資利率,降低企業的財務成本支出,盡可能提振企業信心,帶動投資恢復到正常的增長狀態,增加企業的融資需求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效率明顯提高,對宏觀杠桿率保持穩定也起到了助推作用。去年二季度起,我國經濟增速穩步回升,而新增債務規模逐季收窄,這表明宏觀調控政策對實體經濟的傳導更加通暢,債務資金使用效率明顯提高,以相對較少的新增債務資金支持經濟較快恢復發展。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