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云,金色稻海,紅色收割機.秋天的季節,美麗的收獲。
寧河區東集坨鎮大型包工頭安鎮北7000畝水田里,6臺大型聯合收割機排成一排,機器聲催收伴隨著切刀快速將稻壟割開吞入機腔,立即將金黃的稻穗脫粒放入糧倉,而稻稈則被機尾吐出,散發出陣陣清香,稻田收獲十分干凈
今年的機器操作水平很高,效果很好,沒有漏切此外,在拐角處,機器沒有粉碎水稻,稻茬很低,減少了糧食損失,促進了收入增加我很滿意!振北高興地說
市農業農村委農機管理處王全興說,種糧不易,豐收更難得因此,應盡一切努力減少谷物在收獲過程中的損失,使谷物能夠返回倉庫因此,按照農業農村部的要求,提前組織全市農機作業人員開展機損降低培訓和實戰,從多方面作出嚴格要求
間歇卸糧,一位農機工說,今年通過培訓,收割作業水平大大提高,不再盲目加速收割,切刀角度精準,稻茬盡可能低,保證了稻穗全部吞入機腔,倒伏的稻谷耐心操作,大大降低了稻谷損耗率。鐵路貨運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雞西地區地處三江平原,密東鐵路穿境而過。作為龍江糧食主產區,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該地區有多家國儲糧庫。。
確保大米及時返回倉庫并收獲至關重要早割晚割會造成損失為此,今年市農業農村委和涉農區組建了7個指導小組,深入稻田,摸清稻田數量,看長勢,做到成熟一個,馬上收獲一個
今年,稻田的雨水和濕度更大為了及時收割,市農業農村委還從外地引進了500多臺大型智能綠色高效收割機,既不怕水田濕滑,又能實現智能收割,根據水田自動定位,從不漏割,效果極佳
截至昨天,全市機采小站稻近50萬畝,機采小站稻平均損失率控制在畝產0.5%—1%之間,遠低于國家標準,平均每畝損失稻谷6.5公斤左右,為保障糧食安全作出了貢獻王全興說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