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0漢字不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也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殷墟甲骨文和青銅器銘文所代表的商代文字符號,是迄今為止中國所能見到的最早的古文字系統,是漢字的早期形態,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
日前,記者走進河南大學骨科與漢字文明傳承發展研究中心在接受中央電視臺記者采訪時,王教授說,在漫長的歷史中,漢字從起源到演變了幾千年總的來說,近百年來,黃河中游地區一直是我國古代漢字的主要發源地,這也顯示了這一地區與漢字文化淵源的獨特聯系
王,河南大學骨學與漢字文明傳承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他認為,從商周甲骨文到印刷術發明后的橫縱宋體,漢字從起源到后期成熟,都是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完成的漢字文明是黃河文明的核心要素
1899年,當一塊甲骨被震撼時,沉睡了幾千年的甲骨文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河南安陽殷墟甲骨文的發現,是中華文明史乃至人類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作為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以甲骨文為代表的古文字也為推動世界文明進程做出了貢獻2006年,它們成功入選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
近幾十年來,我國考古界陸續公布了一系列早于殷墟甲骨文,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材料漢字從黃帝時期的倉頡一直書寫到今天,這是世界上其他民族和國家無法比擬的我們的文化自信也來自于有著幾千年悠久歷史的漢字文化
近代以來,古代文獻學逐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但從事相關研究的學者卻寥寥無幾,故稱之為絕學河南是古代漢字的出土大省,也是漢字的發源地河南大學甲骨文與古文字研究是中原黃河文明研究的重要支撐方向之一
王告訴央視記者,河南大學正在推進商代文字系統的整理和研究,并已逐步建立起信息化的古文字數據庫他認為,在互聯網時代,要加強古今漢字的學習,應用和書寫作為國學小學,漢字應該像數學,物理,化學一樣作為基礎學科來學習,避免文化傳承中的知識盲點各級學生不僅要認好,寫好漢字,還要在互聯網時代激活和發展漢字,讓漢字資源發揮更好的作用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