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秋兩季,我國北方很多地方的降雨量都超過了極值,從河南到山西,北方各省因為洪澇災害接連上了熱搜。
山西省位于黃土高原的東端,每年6月至9月是降水的常規季節數據顯示,山西省10月平均月降水量僅為31.1毫米,但在此次強降水過程中,山西省59個國家氣象觀測站日降水量均超過了建站以來的歷史極值,63個國家氣象觀測站累計降水量超過了同期歷史極值
山西特大洪澇災害影響全省11個市76個縣175.71萬人,12.01萬人緊急安置,284.96萬畝農作物受災,1.7萬多間房屋倒塌。
說明由于前期持續降雨,全省大部分地區土壤含水量趨于飽和,陜南,關中,陜南地區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較大。
山西的降雨量已經超過了歷史同期的極值,南方很多地方的高溫也創下了紀錄對此,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中國地質大學教授任國玉表示,此次區域性極端降水和高溫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北半球和東亞地區大氣環流異常
任國玉指出,最近幾年來,特別是今年,北半球的大氣環流異常中高緯度地區高空環流徑向度變大,波動性變強,冷暖空氣南北交換更加強烈和頻繁
此外,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非常異常,主要體現在副熱帶高壓強度高,脊北,脊西位置,以及熱帶海洋水汽充沛,導致雨帶從四川盆地到華北,東北地區停留時間較長,降水持續時間長,累積雨量較多,而南方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晴朗,干燥,炎熱。
可以看出,現在氣候系統的不穩定性正在上升,這也導致了所謂的幾十年一次百年一遇極端天氣經常發生在適應氣候變化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提高防范極端事件的能力未來,某種程度上,應急反應的現象可能會變得正常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