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核集團官方消息,9 月 3 日,中核集團旗下秦山核電,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與國家電投集團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召開首批商用堆碳 14 靶件研制啟動視頻會該項目利用秦山核電基地重水堆進行輻照生產碳 14 技術開發,標志著全球首批商用堆碳 14 靶件研制正式啟動
啟動會上,合作方表示將積極配合秦山核電完成項目的后續工作,全力確保完成項目 2022 年首批靶件入堆,2024 年首批碳 14 核素出堆并投放市場的目標。
官方表示,碳 14 放射性核素應用十分廣泛,可以用于幽門螺旋桿菌檢測,新藥開發,PM2.5 檢測等各個方面2022 年首批碳 14 生產靶件入堆以后,秦山核電基地將在安全發電的同時,依靠多年科技攻關,自主研發,成功掌握鈷—60 生產技術,利用重水堆生產并供應工業鈷源,醫用鈷源,碳 14 核素,填補國內空白
據IT之家了解,目前,秦山核電基地的重水堆機組,已成為全球為數不多的可生產鈷—60 的核電機組作為我國唯一的鈷—60 生產地,秦山核電不僅實現鈷—60 生產,并積極以核技術應用抗擊疫情,2020 年,中核集團利用鈷—60 完成了大批量一次性防護服的輻照滅菌工作
中核集團對碳 14 放射性核素的應用進行了科普這種元素半衰期為 5730 年,衰變方式為純 β 衰變,射線最大能量 156keV碳 14 核素作為示蹤劑,具有法簡單,易于追蹤,毒性小,準確性和靈敏性高等特點碳 14 在研究物質分布,揭示反應機理,闡明遷移過程,醫學臨床診斷等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已廣泛地應用在疾病診斷,新藥開發,工業,農業等諸多領域
1,幽門螺桿菌檢測
這種技術將碳 14 合成為尿素,其經過代謝后會產生帶有碳 14 的二氧化碳對呼出氣體進行收集之后,可以利用檢測儀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測目前,中國目前每年接受碳 14 幽門螺旋桿菌檢測的人口已超過 2000 萬人
2,藥代動力學研究
國際上多數小分子藥物在 I—III 期臨床階段,必須有一次使用碳 14 標記做藥代動力學試驗我國的藥品評審中心公布藥物非臨床藥代動力學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和國家農業部出臺的新農藥研發政策都推薦或要求用碳 14 等標記化合物開展藥代動力學研究國內在這方面的碳 14 需求和用量也將快速增長
3,PM2.5 檢測
2014 年 4 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辦法中將細顆粒物 或可吸入顆粒物 年均濃度下降比例作為考核指標國內各地區已陸續布局對 PM2.5 等超細顆粒物的監測,預計 PM2.5 檢測儀市場規模將大幅擴大,由此帶動碳 14 需求增加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