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冠平:在推動東北振興上取得新突破。
東北全面振興迎來重要機遇日前,國務院正式批復《東北全面振興十四五實施方案》從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出發,要求著力打破體制機制壁壘,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優化,構建區域動力體系,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實現新突破
東北在國家整體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自2003年黨中央作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大戰略決策以來,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東北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積極進展同時,一些長期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加上周期性因素和國際國內需求變化,加大了東北經濟下行壓力,發展面臨新挑戰在此背景下,《實施方案》出臺,明確了東北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的任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
東北地區在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中具有獨特的優勢東北地區除了地處東北亞中心的區位優勢外,還具有糧食產量高,能源資源豐富,產業基礎雄厚等優勢,在裝備制造,石化,冶金等領域擁有一批龍頭企業此外,東北地區還擁有長春,大連金浦,哈爾濱,中韓國際合作示范區等一批重點開放平臺目前,東北地區經濟呈現穩中有進的態勢,但仍處于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今年上半年,東北三省經濟增速均實現較快增長,其中吉林,黑龍江均實現兩位數增長但東北地區產業結構仍以重化工業為主,產業短板明顯,轉型升級任務繁重因此,要充分把握當前寶貴的發展機遇,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更大進展
要加大深化改革力度,持續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融合,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同時,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增強國有企業市場競爭力維護公平競爭,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吸引更多的企業和人才到東北發展
要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力度,將國家糧食基地建設與新型城鎮化相結合,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引導企業用好加計扣除研發費用等國家政策,加大創新投入,運用市場化手段加快裝備制造等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形成大中小企業相互匹配,相互融合的產業格局,促進科技成果創新和地方轉化
要充分發揮東北地區發展優勢,做好對外開放工作深入推進跨境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依托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邊境開發開放試驗區等重點功能平臺,采取更加有力的開放舉措發展沿海經濟帶,擴大邊境經貿合作,積極參與東北亞經濟循環抓住RCEP簽約新機遇提升國際經貿合作競爭力
老工業基地振興是許多國家工業化進程中遇到的共同問題,也是世界性難題。在推進北大荒全面振興的過程中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