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祺偉)扶貧攻堅的成果如何鞏固?鄉村何以振興?一連串的問號縈繞在基層干群,尤其是老百姓心頭。這不禁讓我們聯想到脫貧攻堅戰場強有力的支援力量: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 2021年5月,湖南省祁東縣委辦公室行政事務組組長鄧文軍,這個退伍不褪色的80后,被縣委辦選派至城連墟鄉清江橋村任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工作隊長。他從駕輕就熟的崗位來到千頭萬緒的基層,厲行不怕苦不怕累,啃最難啃的硬骨頭,打最難打的仗,敢于奉獻,勇于擔當的軍人本色,選擇牢牢扎根基層,助力建設鄉村振興,完成組織交代的任務。 打贏脫貧攻堅戰、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對脫貧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村(社區),繼續選派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將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脫貧村作為重點,加大選派力度,推動脫貧地區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這是踐行國務院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最強實際行動力量。 進駐城連墟鄉清江橋村后,鄧文軍以“戰斗姿態”積極迅速地適應工作節奏和環境,對清江橋村地物地貌、產業發展、村情民意進行深入調研走訪,就鄉村建設走訪聽取村干部、老黨員和有聲望人員心聲。從全面掌握村里的實際情況與發展面臨的困難問題,對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戰略目標,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擬定工作思路著眼實際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 鄧文軍作為一個生長在鄉村的農村娃,他對鄉村有割舍不了的家園情懷。他出身農民,所以更了解農民,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他更要以家人情懷,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解群眾所困。 在開展“返貧風險監測,急難愁盼有人幫”為群眾辦實事活動,他對本村困難群眾、五保戶、重大殘病人員經常進行走訪慰問、送關懷、送溫暖,幫助解決困難和問題。對危舊房隱患的排查,他逐戶走訪、摸排調查,積極幫助爭取改造資金,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為做好防溺水工作,組織帶領駐村工作隊、村兩委班子,每天頂著烈日驕陽、接近40攝氏度的高溫天氣,巡防盯守山塘、水庫等重點水域,建立工作臺賬,加強防溺水宣傳教育,全村沒有發生一起溺水事故。在疫情防控工作上,他選擇逐戶上門宣講政策,開車接送老百姓接種疫苗,對在村外務工的人員逐一電話告知其就近接種或返鄉接種。 “鄉村振興是一盤大棋,要把這盤大棋走好。”這就需要廣大選派干部大施所能、大顯身手。堅持把鄉村振興作為培養鍛煉干部的廣闊舞臺,讓鄉村振興一線成為干部“練兵場”,堅持把最精干的力量推向鄉村振興一線,通過加強隊伍建設、嚴格監督管理、強化激勵關愛等措施,著力提升選派工作實效。積極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精神,用真抓實干踐行初心使命,以百折不撓錘煉出過硬本領,積極為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確保選得優、下得去、融得進、干得好,這樣才能不斷增強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清江橋村的新村民鄧文軍,他牢記在鄉村振興這場戰役中,組織賦予給自己的的使命任務,發揚“三牛精神”,短短幾個月過去了,清江橋村不僅解決了黨支部場所建設、垃圾池修建這樣的歷史遺留難題。他用實際工作推動,如今村容村貌更是舊貌露新顏,他以清江村嶄新新面貌回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鄧文軍在清江橋村忙碌的聲影成了祁東全縣所有駐村干部奔赴在鄉村振興第一線,為廣大村民謀幸福的一個縮影。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