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政策思路,存在問題及未來發展規劃日前,TEDA國際論壇在津開幕
辛斌:雙碳目標對汽車產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在致辭中表示,今年以來,中國汽車工業穩步發展,有許多亮點1—8月汽車產銷預計突破1600萬輛,同比增長10%左右1—7月出口100萬輛,同比增長124%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8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有望突破170萬輛,同比增長2倍,市場滲透率超過10%,L2級智能網聯市場份額達到20%。
信郭斌透露,為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充分保障產業穩定運行,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做了一系列工作,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促進汽車消費一攬子政策,組織開展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發展專項行動,著力推動產業和消費雙重升級同時,行業主管部門也在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的發展,不斷完善行業管理體系
他認為,雖然今年前8個月中國汽車行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但整個行業也要保持清醒的認識當前,國內外形勢依然復雜,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行業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和困難
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一些長期存在的問題,中國品牌汽車大而不優的問題依然突出,企業數量多,資源分散,特別是改裝車數量大而廣,管理改革不到位,部分地方和行業產能利用率低,產業鏈上仍存在基礎器件,基礎材料等短板弱項新能源汽車整車成本仍偏高,安全性,可靠性,便捷性有待進一步提升,動力電池回收渠道不夠暢通,這些都需要持續推進和解決
二是國家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碳中和目標對汽車產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將帶來廣泛而深刻的產業系統性變化,需要全產業鏈共同努力,推動低碳產業,低碳產品,低碳交通,低碳能源協同發展。
第三,網絡安全數據安全伴隨著汽車智能化,網絡化的發展,在技術進步的同時,可能會出現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被非法收集和利用等數據安全問題
對于上述挑戰,新郭斌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解決和突破一是充分發揮部長級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協調一系列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措施,保持相關支持政策持續穩定有效銜接進一步完善鋰鈷鎳保障體系,二是加強融合創新,加快發展新產業,三是補齊行業短板,提升全產業鏈水平,實施強鏈補鏈行動,圍繞短板,平臺支撐和示范應用,加快汽車芯片和操作系統的R&D化和產業化,引導企業優化供應鏈布局,提升產業鏈穩定性,安全性和競爭力,四是堅守安全底線,優化發展環境,五是深化標準化合作,堅持全球化共識
具體來說,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產業規模加快今年1—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增長3倍,占新車產銷比重超過10%,創歷史新高,二是產業體系更加健全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動力電池裝載能力全球領先,驅動電機,電控系統等關鍵零部件性能不斷提升,三是產業配套不斷完善五年來,充電設施基本上每年翻一番,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充電設施網絡加快5G通信和北斗導航布局應用,為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基礎
魯健康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得益于四個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是得益于支持產業發展的組合拳政策,二是受益于技術創新的先手棋,三是受益于找準產業發展的突破口,第四,得益于對市場機制的把握
在他看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加速從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轉變,從重點領域向大規模推廣轉變,從起步階段向加速發展階段轉變,產業發展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但替代優勢尚未完全形成,產業基礎比較扎實,但關鍵環節存在不足,社會關注持續升溫,但盲目發展存在風險
針對當前行業發展面臨的挑戰和瓶頸,魯健康建議,要強化發展方向,推動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加強自主創新,引領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加強品牌培育,支持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系統規劃,統籌推進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要防范安全風險,確保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
在安全風險防范方面,魯健康特別強調,要提高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等關鍵系統的質量和安全性能,完善新能源汽車信息數據采集,傳輸,存儲和使用的標準和規范,確保行車和數據安全。
論壇上,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委副書記王國強透露,到2025年,整個集團新能源汽車占比將超過20%,包括奔騰在內的自主乘用車占比將超過30%,紅旗品牌占比將超過40%到2030年,力爭實現大部分自有乘用車電氣化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