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碳中和的出現和普及,就成為了一個全國性的口號,而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電子垃圾處理問題也成為了我們不得不直接面對的挑戰。
IT之家獲悉,中國向世界承諾,將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即二氧化碳零排放從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到30年碳中和,國家,社會,行業必須協同,半導體也不例外新一代半導體是符合碳中和目標的產品,將是實現碳中和的主力軍
我相信你家里有一些廢棄的電子產品,當它們完成使命時,我們該怎么辦最簡單的方法自然是回收比如我國部分地區已經設置了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可以實現電子垃圾的有償回收
根據消息顯示,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黃賢教授團隊最近幾天研發出一款可溶性智能手表。相關論文發表在ACS應用材料與放大器上,題目為《水燒結瞬態納米復合材料用作可溶解消費電子產品的電氣互連》,接口.
據介紹,當這款智能手表采用新型鋅基納米復合材料時,當其完全浸入水中后,其外殼和電路將在40小時內完全溶解,芯片等元器件仍可回收利用,無污染,可增加電子元器件的利用率,從而實現電子產品無污染快速回收。
另外,這種材料雖然能溶于水,但汗液不能溶解,由于導電性不足,只能用于臨時電路。
全球首款可溶解手表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