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A片线上/亚洲无人区电影完整版小视频/妻孝(改编版+续)/欧美涩涩

   中國金融網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首頁
國內資訊社會財經科技教育時尚娛樂房產家居汽車母嬰健康商業區塊鏈生活企業傳媒區域經濟旅游體育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傳媒 > 正文
濫封“大師”,恰恰是文化不自信
2018-06-28 05:00      來源:中國金融網      編輯:燕夢蝶      閱讀量:19525   

濫封“大師”,恰恰是文化不自信

近年來,各種冠以“國學”名號的課堂、講座、“大師”舉不勝舉

近日有媒體報道,楚辭專家文懷沙于6月23日凌晨去世,享年108歲。文氏去世,引發新一輪關于“國學大師”的爭議。

截至目前,百度百科對“文懷沙”詞條的解釋是:“著名國學大師、紅學家、書畫家、金石家、中醫學家、吟詠大師、新中國楚辭研究第一人”。但2009年2月,作家李輝在《北京晚報》發表文章,公開質疑文氏的“國學大師、楚辭泰斗”頭銜,曾引發強烈關注。

現在,很多行業、領域仍然熱衷于封號“大師”,管理學大師、工藝美術大師、制茶大師、養生大師等等。這種現象,值得我們反思。

有很多“大師”后來被揭穿。比如重慶縉云山紹龍觀道長李一,一度被奉為養生專家、國學大師,不乏電視臺請他去主持節目或擔任節目嘉賓。但后來被戳穿,原來只是騙子一枚。

種種“大師”稱號,獲得稱號者自稱的少,“被封”的多。從數量上說,“大師”帽子頒出較集中的領域是“國學”,稍有成績和文名,便謂之“國學大師”“最后的國學大師”,“最后的國學大師”之后又有“國學大師”。

“大師”稱號看似無害,甚至有“成人之美”。但從一些倒掉的“大師”觀察,“大師”稱號背后往往是各種利益。

比如李一是電視臺包裝的“大師”,一些地方甚至全國性電視臺紛紛請他擔任節目嘉賓,還有人策劃包裝了一本暢銷書《世上是不是有神仙》。有企業與李一深度合作,瞄準所謂高端人群,定期推出“養生修煉特訓營”,每位學員收取的費用為16800元。若想李一親自授課,參加者要捐功德錢三四十萬元。

艾青之子艾丹曾接受媒體采訪時調侃:“光景德鎮,就有十幾位大師呢!”在他看來,這些“大師”扎堆,專業平庸,做個花瓶動輒上十萬元、幾十萬元,也只是一個江湖。

各種“大師”泛濫,標志的不是我們大師輩出,而恰恰是文化不自信。某些機構提到或邀請某個人一定要強調他是“大師”,心理動機還是制造權威,自抬身價,吸引關注度。

大師者,是指造詣深、享有盛譽的學者、專家、藝術家、棋手等。至于國學大師,至少要涉及哲學、文學、史學和古代科學等幾個領域,并有突出的建樹。還有人強調國學大師必須具備高尚的人格和品德。

但近年粉墨登場的各類“大師”,絕大部分都不是學術同人或曰學術共同體公認,而是某些機構扯起虎皮作大旗、利益集團包裝炒作的結果。有學者認為,這些“大師”其實是一種“文化江湖”的“大師”。一方面人們對專業和文化失去敬畏,另一方面人們又缺乏基本的文化自信,于是通過制造各種“大師”,想讓普通人膜拜。

比文化不自信更可怕的是對文化的無知。濫封“大師”,帶來的不是文化供給增加,不是樹立了國人的文化自信,恰恰相反,它其實是在挖文化積累、文化自信的墻腳。

這也反過來證明,文化繁榮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切不可急功近利。

□ 長江日報評論員 楊于澤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上一篇: 陳偉霆曬父母舊照:爸媽衣著時髦十指緊扣深情對視
下一篇:最后一頁
 
     欄目排行
  1. 陳偉霆曬父母舊照:爸媽衣著時髦十指緊扣深
  2. 患者指定送往醫院須在現場十公里內
  3. 優化審批流程為群眾辦事減負
  4. 新生獎學金最高10萬元
  5. 仰仗花青素“黑蔬菜”流行30元/斤的“黑
  6. 江口沉銀亮相國博展覽時間為2018年6月
  7. 畢業典禮上院長寄語“平凡和幸福”
  8. 遲子建:在冰冷的東北書寫人性中的冷峻與熱
  9. 外賣哥闖紅燈被撞:空中翻滾穩穩落地
  10. 38歲保安留下生命禮贊捐出器官至少挽救8
     欄目推薦
二手房“帶押過戶”啟動滿月 成功嘗鮮者寥寥無幾二手房“帶押過戶”啟動滿月 成功嘗鮮者寥寥無幾
2022年營收78.61億,湯臣倍健迎來VDS行業新2022年營收78.61億,湯臣倍健迎來VDS行業新周期
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兼顧產業發展和配套服務打造員工理想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兼顧產業發展和配套服務打造員工理想生活藍本
迪麗熱巴穿軍綠色也好美!和吳磊同框絲毫沒有年齡迪麗熱巴穿軍綠色也好美!和吳磊同框絲毫沒有年齡
綠色塞罕壩 不朽的奇跡綠色塞罕壩 不朽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