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明
最近從銀行等渠道反饋來看,C類基金比A類基金更受渠道大力推薦這背后的原因是,在互聯網銷售的鯰魚效應下,銀行,券商,互聯網越來越糾結于代理費,不少明星老基金也開始加碼C類產品,以匹配渠道
C類基金更適合一年內的短線交易者
近期愈演愈烈的降費潮,使得銀行,券商等傳統渠道的收費與互聯網渠道基本持平首先,因為認購率不打折,大部分線上平臺的新基金費率是一致的,現在還有傳統渠道開始在前端推廣無認購費的C類基金,其次,在養老基金方面,平安銀行和招商銀行近期將3000多只a股基金的認購費下調至10%,恒泰證券等重視財富管理的中小券商也開始嘗試降費
由于A,C基金的費率結構不同,C基金的推廣確實可以為目前操作頻繁的基礎人群減輕負擔以6月增持C類股的中國市場精選為例這只基金是王亞偉時代的明星基金雖然這幾年光環褪去,但也有近60億的規模股由于基金成立時間較長,基金的費率模型比較陳舊,沒有設計階梯贖回的條件如果基金贖回超過7天,需要支付0.5%的贖回費新設立的C類產品不收取認購費,但按年計算收取0.5%的銷售服務費,產品持有30天以上不收取贖回費
差額主要體現在短期贖回費和日常銷售服務費上據大統計,基本人平均只持有一只基金40天左右在這個持有時間下,C類贖回是沒有成本的因此,從費率角度來看,參與短期博弈的基本人建議選擇C類產品,而投資基金一年以上的長期投資者則更適合購買認購費有折扣的A類產品
基金公司作為管理者,也明白基民愛短線游戲的特點,尤其是對于指數基金這樣的工具型產品,設置低利率可以增強產品的工具屬性今年以來,基金公司針對指數基金推出了適合跟蹤投資的C股例如,鵬華基金今年新增券商,白酒,銀行,國防,信息等C股,招商基金5月新增招商中證白酒C股C股規模僅一個月就達到39.16億
辯證看待明星產品加C型基金份額
雖然增持C股或直接設立兩只新股已成為趨勢,但目前a股仍是主流:截至6月底,A類基金總規模為10.54萬億,是C類基金總規模的兩倍多一方面,國內基金銷售規模很大一部分來自客戶經理的線下營銷因為A類的訂閱費傭金是立竿見影的,所以銷售機構會從營銷收入的角度,客戶經理從自身收入的角度,更加關注A類銷售,另一方面,伴隨著互聯網渠道的興起,折扣后的訂閱費其實并不多如果單筆交易買入500萬股以上的a股,認購費上限為1000元,可謂九牛一毛
當然,C類的出現實際上對基金的運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規模較大,日常贖回頻繁的基金A類股或C類股代表統一經營投入的資產,會計上只區分A類和C類,所以理論上這兩類股的長期收益會相差年銷售服務費的0.2%~0.5%
但在實際操作中,單日大規模申購贖回會對基金的運作產生很大影響以田弘鄭國生物醫藥為例,基金成立后,倉位在90%左右
a股市場的追漲殺跌情緒相當嚴重,醫藥也是今年以來波動較大的品種所以頻繁的申購贖回會導致基金漲時倉位不足,跌時倉位擴大,進而長期表現不如指數從業績來看,該基金a股表現不及基準0.14%,C股表現不及基準0.26%歷史上表現不如相應指數的指數基金不在少數
綜上所述,對于投資者來說,可以參考以下思路進行選擇:參與短線游戲的基本人群可以選擇C類,對于長期投資者來說,從利率和交易震蕩的維度考慮,可以選擇不額外持有C類份額的A類或者相對較低的C類份額。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