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RRR整體下調后的第一個月,8月MLF的操作規模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2021年日前,考慮到7月存款準備金率下調釋放部分流動性,金融機構可以償還8月到期的中期貸款便利,中國人民銀行推出6000億元MLF操作和100億元逆回購操作。
MLF期限為一年,利率為2.95%,與上次相同值得注意的是,8月17日MLF到期時為7000億元,所以這次MLF操作是繼續以公允價格減持這也意味著貨幣政策保持了穩定的中性立場,沒有全面轉向寬松
記者了解到,MLF縮水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降低釋放資金置換到期MLF的進程仍在進行,二是市場利率和政策利率倒掛,一年期同業存單發行利率明顯低于一年期MLF利率,抑制了銀行對MLF的需求。
展望未來,9—12月仍有3.05萬億MLF到期,市場預期四季度仍有降準替代MLF的可能。
你為什么退縮繼續做。
央行二季度貨幣政策報告顯示,貨幣政策預期管理頻率逐步固定,形成每天持續開展公開市場操作,每月中旬固定時間開展中期貸款便利化操作,提前發布相關操作安排,穩定市場預期的做法。
實踐中,MLF主要在每月15日操作,為每月20日LPR報價提供參考。
由于央行剛剛在7月份進行了全面的RRR降息,8月份繼續MLF的方式更為關鍵在7月份央行意外下調RRR利率后,市場仍對是否啟動貨幣政策寬松周期心存疑慮從央行的操作來看,8月份的MLF操作是平價減持和延續價格方面,一年期MLF利率為2.95%,與上次持平
MLF的操作利率本月沒有調整,打破了部分市場的‘降息預期’這也說明,7月RRR全面降息是對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更有針對性的支持措施當前貨幣政策沒有轉向全面寬松,監管部門仍注重在穩增長,防風險,控通脹之間保持平衡上海一家大型國有銀行的債券交易員表示
數量上,MLF操作金額為6000億,到期金額為7000億,意味著MLF操作減少,繼續。分析表明有兩個原因:
首先,發放資金以取代過期多邊基金的進程仍在繼續日前,央行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部分資金被金融機構用于彌補7月中下旬納稅高峰期造成的流動性缺口,其他資金被金融機構用于償還到期的中期貸款便利,但央行未明確置換金額
根據7月份的操作,3000億元MLF已經被RRR減持所取代根據央行公告,考慮到金融機構可以用7月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釋放的部分流動性償還8月到期的中期貸款便利,意味著釋放資金替代到期MLF的進程仍在繼續
這也意味著7月RRR降息釋放的增量長期資金進一步減少,說明7月RRR整體降息主要屬于兩種流動性工具的替代銀行體系流動性結構優化的同時,流動性總量增加有限上海一家大型國有銀行的債券交易員表示
二是市場利率和政策利率倒掛,一年期同業存單發行利率明顯低于年期MLF
根據中信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回顧一年期AAA銀行間同業存單與一年期MLF利率的利差,當利差處于低位時,央行主要關注的是MLF的收縮2018年第四季度—2019年第四季度,2020年第四季度和2021年第三季度,兩者之間的利差較低在這些階段,成本相對較高的MLF基金被RRR降息替代后,銀行間存款利率和MLF操作利率倒掛中長期流動性集中后,央行通過降低MLF額度來維持流動性總量的相對平衡
第四季度,仍有降低標準替代MLF的可能
2019年8月,央行推進貸款利率市場化改革改革后的LPR由各報價行于每月20日以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加點的形式,按照最優質客戶的貸款利率進行報價簡而言之,改革后,LPR是通過增加MLF利率報價的
具體來說,一年期MLF操作利率是一年期LPR報價的參考基礎2019年9月以來,兩者同步調整,利差固定在90個基點因此,MLF操作利率在8月份將保持不變,這意味著LPR報價的基礎在該月沒有變化,LPR報價在8月份大概率保持不變
光大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亦豐表示,考慮到目前銀行體系核心存款成本利率仍承壓的情況,8月MLF利率維持不變,銀行綜合債務成本壓力幾乎不會大幅下降,LPR報價也維持不變。
展望未來,3.05萬億MLF將在今年未來4個月到期,市場預計第四季度仍有通過下調RRR來替代MLF的可能。
7月份RRR的全面降息不能被解釋為寬松周期的開始RRR降息是量化調整,但央行一再重申‘看價格不看數量’,政策利率的變化是一個更值得關注的信號華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張繼強表示,面對經濟下行,中美關系等不確定因素,要‘留好子彈’因此,第三季度RRR進一步減持的概率較小,但MLF第四季度到期
率不低。
東方金誠的研報稱,展望下半年,以MLF操作利率為代表的中期政策利率有望繼續保持不動,未來出現雙降的可能性不大。
一方面,下半年PPI和CPI之間的剪刀差還要持續一段時間,處于中下游的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經營環境承壓,需要貨幣政策幫扶具體措施之一就是要引導實體經濟貸款利率穩中有降,對沖原材料成本上升給小微企業帶來的經營壓力由此,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再次實施降準,進而帶動企業貸款利率下降
另一方面,今年全球物價已出現明顯升溫勢頭,監管層需要穩定市場通脹預期在對國內PPI高增實施綜合治理的同時,特別要防范PPI高增向CPI傳導,控制全面通脹風險在這個背景下,下調政策利率的難度也比較大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