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中和的共識下,能源轉型有哪些投資機會。
碳中和是一場正在進行的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12日,在以碳中和共識下的能源轉型之路為主題的第十二屆長江青年投資論壇上,行業專家學者暢談碳中和下的變化與機遇
長江商學院會計與金融系教授,副院長劉進認為,全球氣候問題正在掀起一場碳中和和新能源革命,其重要性和規模不亞于我們經歷了幾十年的IT革命如何提前規劃,走在低碳時代的前列,是每個國家和企業都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碳中和符合中國的核心國家利益中國目前在新能源領域的產業發展和技術發展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碳減排可以幫助中國在能源和汽車領域實現趕超,實現產業競爭力的飛躍劉瑾說他指出,從長遠來看,控制碳排放,提高新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是國家能源安全戰略的重要考量我們正處于能量轉換的前夕未來30年,增長最快的能源是以光伏,風能為代表的新能源從經濟角度來看,實現碳中和目標有兩種途徑:一是降低新能源成本,這需要技術進步和大規模應用帶來的規模效應第二,增加碳排放成本,如碳稅和碳交易
碳中和不僅會促進產業升級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還會促進新技術推動社會變革長江商學院大型企業治理與創新管理實踐教授,中國石化原董事長,中國海洋石油原總經理傅成玉認為,企業不應將其視為困難和挑戰,而應主動抓住機遇碳中和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應及早行動,積極行動,適度行動
傅成玉強調,在碳中和的共識下,金融投資要緊緊圍繞技術一是能源結構調整新技術,包括清潔能源技術,儲能技術,節能降污減碳技術,碳捕集與利用技術,二是產業結構調整中的技術比如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技術,電池技術等三是發展碳資產,以及碳金融和碳交易
碳中和要求全球能源供應體系和能源消費體系從化石能源完全轉變為非化石能源形成的零碳體系,是技術和相關市場的革命性全面更新中國能源研究會學術顧問,原常務副會長周表示,在世界向低碳轉型的過程中,誰掌握技術,誰最高效,最系統地利用資源,誰就將占據更大的市場
幾十年來,中國一直在學習和進口,并在大多數傳統能源技術方面走在了前列它不再處于幾十年的長期落后狀態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是盡可能努力前進有可能盡快減緩碳排放總量的過度下降,避免大量閑置資產流失和過早淘汰周對說道
在碳中和和東風的作用下,很多行業也面臨重要轉型。斯坦福大學教授崔屹認為,以下行業在碳中和方面非常關鍵:一是電力行業,如何將太陽能,風能,核能等清潔能源融入系統,第二是交通行業,如何去除碳,第三是工業,如何減少鋼鐵,水泥等行業的碳排放,加強新能源的利用,第四是農業,如何解決肥料利用率低和畜牧業碳排放問題,第五,如何測試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