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彭宇
最近幾天,銀行理財產品交出了上半年成績單整體來看,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一路下滑在低利率的市場環境下,投資者如何保持和增加財富銀行客戶經理更喜歡什么產品下半年,銀行理財市場該如何布局
《證券日報》記者最近幾天走訪北京多家銀行發現,基金和保險產品已成為客戶經理推薦的首選,也成為投資者增加財富的新方式根據去年銀行年報數據顯示,多家銀行理財收入大幅增長,尤其是代銷業務發展迅速,帶動相關中間收入快速增長
銀行業內部人士表示,在低利率的市場環境下,理財市場被銀行視為一片新的藍海代銷業務是銀行財富管理轉型的重點之一,但一些銀行不再滿足于單純的代銷業務,開始強調資產配置的重要性銀行要想管理好財富,就必須做出改變,從客戶的角度提供更多客戶需要的產品
銀行客戶經理
推薦基金和保險產品
《證券日報》記者最近幾天走訪多家銀行網點,發現客戶經理推銷代銷的保險和基金產品無一例外目前,銀行理財產品更多是針對風險承受能力較弱的老年人風險承受能力稍高的客戶不如直接購買基金產品最近很多基金都有利率折扣,這也吸引了很多投資者,購買基金的投資者它還在繼續增加一家股份制銀行的客戶經理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除了推薦基金,一些網點客戶經理還推廣保險產品存款利率下降,最近買保險的客戶越來越多一家國有銀行的客戶經理告訴記者,保險產品是目前最安全的理財產品,收益很高,既保護了資金,又伴隨著投放時間的增加而增加
但在《證券日報》記者采訪過程中發現,不少銀行客戶經理在銷售基金,保險產品時,引入了不完整的信息產品的投資方向和風險情況往往被忽視因此,銀行界人士也提醒大家,對于理財經理推薦的高收益產品要理性,對產品屬性要問清楚,對合約要樂觀,避免口頭承諾兌現不了此外,由于保險產品流動性較低,到期前取出會損失本金,因此投資者應提前考慮其資產配置
整體來看,今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整體呈下降趨勢根據溥儀標準數據,今年1—5月,全國銀行理財產品收入水平分別為3.5%,3.47%,3.46%,3.43%和3.4%,持續下降同時,今年二季度以來,理財產品數量也逐月減少
不僅是理財產品,穩定投資者青睞的結構性存款和大額存單收益率普遍跌破4%根據融360數據研究院統計,2021年6月,共發行人民幣結構性存款1549筆,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3.59%,同比下降34個基點
財富管理
更有必要關注客戶需求
保險和基金產品的熱推,一方面反映了銀行理財產品收入呈下降趨勢的現狀,另一方面也印證了代銷保險和基金的手續費收入作為銀行的一種中間收入,已經成為商業銀行創收的重要增長點。
從數據來看,去年多家銀行理財收入大幅增長,尤其是代銷業務發展迅速比如招商銀行2020年年報顯示,2020年招商銀行理財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為285.24億元,比上年增長35.68%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低利率的市場環境下,理財市場被銀行視為新的藍海銀行急于進行財富管理,也是由于這一業務的資金占用較小,這是銀行輕量化轉型的必由之路事實上,越來越多的銀行已經被布局在財富管理的軌道上
如何優化銀行的財務管理策略寶信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雷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銀行擁有良好的客戶基礎要管理好財富,他們需要提供收益率更高的理財產品,而在新的資產管理規定下,普通的銀行理財產品吸引力并不是很大高收益產品一般都有風險,很多都涉及到股權投資銀行暫時存在這方面能力不足的問題銀行一方面可以與第三方合作出售,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理財子公司,轉變風險和收益觀念,建立與資產管理行業相適應的管理文化和機制,吸納和培養人才,使其能夠在競爭激烈的資產管理市場中立足打造核心競爭力他強調
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FICC分析師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銀行需要在財富管理方面做出一些改變產品方面,要減少單一理財產品的銷售,從客戶的角度提供更多客戶需要的產品,搭建開放的產品平臺,客戶方面,財富管理機構需要進一步實現客戶群體細分,針對不同客戶群體定制專項服務方案技術方面,將大力加強金融科技應用,以便捷的運營模式提升客戶體驗,進一步將財富管理從線上化向智能化發展,通過金融科技進行精準營銷和更有效的風險管控
明明建議,在業務模式上,銀行要根據自身特點發展自己的理財業務,不要拘泥于市場上的成功案例不同的銀行在規模,盈利能力,管理能力,風險控制水平等方面有不同的特點比如金融科技水平領先的銀行可以主要依靠大數據來獲取客戶,而線下渠道占優勢的銀行可以利用這一優勢來推廣業務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