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作為引領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戰略技術,正在全球范圍內蓬勃發展如何引導人工智能的發展,正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2019年6月,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專業委員會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則——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能》不少專家指出,責任應該是貫穿人工智能發展的主線,不僅涵蓋人工智能從基礎研發到應用的全生命周期人工智能企業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體,也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落實科技責任,凝聚企業共識,促進產業共治,形成全行業的責任感
為引導和規范科技從業者行為,促進人工智能產業健康發展,在3日舉行的首屆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人工智能產業治理主題論壇上,由北京致遠人工智能研究院,瑞來智慧聯合主辦第一個《人工智能產業擔當宣言》,由華為,螞蟻集團,寒武紀,愛筆科技,第四范式,Mobvoi等數十家研究機構和創新企業共同參與
該宣言包含五項倡議宣言指出,要在人工智能產業層面建立開放的合作共享機制,鼓勵企業積極參與探索建設開源合作共享機制和平臺,構建企業間深度合作伙伴關系同時,要與政府,專家,媒體和公眾溝通,積極配合,共同保障人工智能產業健康發展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譽院長,瑞來智慧首席科學家張騫指出,要控制人工智能,防止其被濫用,制止其被濫用,需要從法律法規,倫理規范,行業共識等不同層面治標,從技術創新層面治本張忠院士提出發展第三代人工智能技術,即融合第一代知識驅動和第二代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利用知識,數據,算法和計算能力四要素,建立新的可解釋,健壯的AI理論和方法,從而發展出安全,可信,可靠,可擴展的AI技術
如何實現人工智能的可持續發展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專項委員會委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工智能倫理特設專家組專家曾毅建議,將倫理與治理嵌入人工智能產品設計,研發,部署和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形成政府,學術界,企業,民間社會, 媒體,用戶,服務商等多方主動共治,讓人工智能的穩步發展能夠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賦能 曾毅表示,這一宣言的發布,將加速形成政產學研用各領域的多黨治理體系,穩步推進負責任,可持續的人工智能生態建設,為人類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賦能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