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7月21日下午舉行新聞發布會,請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介紹2023年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并答記者問。
以下是發布會文字實錄:
記者:今年上半年,生豬價格持續低迷,養殖企業承受了連月虧損。此輪豬周期和以往的周期相比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持續低迷時間超過預期?對下半年豬價走勢農業農村部有什么樣的預判嗎?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人陳光華:今年上半年生豬價格低位震蕩,1—6月份生豬平均價格15.1元,略高于去年同期。7月份第2周,生豬出欄價格為每公斤14.2元,出欄一頭生豬虧損約200元。生豬價格持續低位運行,時間超過一些人的預期,我們分析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還是階段性供大于求。生產方面,今年以來生豬產能充裕,產量明顯增加。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上半年生豬出欄3.8億頭,同比增長2.6%,豬肉產量3032萬噸,同比增長3.2%,市場供應處于近年來的高位。消費方面,春節后豬肉消費處于淡季,消費量雖然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但增速低于市場預期,價格支撐乏力。
近日,我們組織專家、行業協會和重點企業會商,綜合研判下半年的生產和市場形勢。目前生豬生產仍在慣性增長,消費增長乏力,短期內生豬價格缺乏大幅回升的基礎。從能繁母豬的情況看,6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4296萬頭,比4100萬頭正常保有量高4.8%,仍處于生豬產能調控的綠色合理區域的上線。從新生仔豬的情況看,今年1—6月份全國新生仔豬量同比增長9.1%,未來6個月內這些仔豬將陸續長大出欄,預示著生豬供應將繼續增加。從中大豬的情況看,6月份全國規模豬場的中大豬存欄量同比增長5.9%,環比略降0.4%,這些豬將在未來2個月內陸續長大出欄,預示著7、8月份生豬供應也將穩定增加。但也要看到,隨著秋冬季節消費旺季的到來,價格有望逐步回升,養殖收益將有所改善。
剛才您還提到了“豬周期”的問題。為了熨平“豬周期”,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我們開展生豬產能調控,穩住了能繁母豬存欄量,也推動了產業素質提升,夯實了生豬保供穩價的基礎。2022年3月開始的新一輪“豬周期”,母豬存欄量總體穩定,始終未低于4100萬頭的正常保有量,產能沒有出現以往動輒就超過10%甚至20%的變動。但是產能信息更加透明,市場容易形成一致性預期,“同頻共振”放大短期波動,導致短期急漲急跌頻現,養殖盈虧轉換更加頻繁。總的來看,新一輪的“豬周期”中,價格波動幅度在減小,波動的頻率在加快。
下一步,我部將重點抓好三項工作。一是強預警,繼續加強生產監測預警,緊盯能繁母豬存欄量等關鍵指標,根據月度變化情況,采取針對性調節措施,確保生豬產能保持在合理區間。在此,提醒廣大養殖場戶要科學安排生產,保持合理的生產上市節奏,特別是要順時順勢出欄肥豬,避免在價格低位時盲目壓欄和二次育肥,造成更大的虧損。二是降成本,依托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和各級畜牧獸醫技術推廣機構,開展節本增效實用技術培訓和現場指導,提高飼養管理水平。三是防疫病,持續抓好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抓緊抓實汛期畜禽養殖防災減災工作,保障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