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劉曉杰發現,今年的春招是她從事就業指導工作多年來遇到的學校就業市場熱度最高的一次,“同學們更愿意參加線下大型雙選會,幾百家單位在學校體育館里招聘,更能吸引畢業生到場參與。”
對高校畢業生而言,找到工作是成為“社會人”的重要關口,而對負責就業指導工作的高校老師來說,為學生們保駕護航,助他們一臂之力,則是老師們的心愿。
開展主題教育以來,北京市在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多個環節發力,市級層面打出多套政策組合拳,高校層面創新就業服務形式,保障約28.5萬北京高校畢業生順利邁入人生下一站。
7月19日,北京市教委高校學生處副處長吳纓介紹,受市場變化、疫情限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2023屆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北京市則推出多項舉措讓畢業生吃下“定心丸”。其中包括,制定《報效祖國獻青春 成功就業向未來——2023屆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行動計劃66項工作措施》,推出政策宣講就業育人行動、政校企聯合拓崗行動、基層就業引導行動等十大行動,協同推動就業創業工作。
各高校也根據畢業生實際情況制定了個性化的“就業套餐”,全方位護航畢業生就業。
例如,北京工業大學面向全校學生推出了與職業生涯導師“一對一”咨詢的服務。北京工業大學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副主任晉媛媛介紹,全校目前約有200名職業生涯導師,涵蓋研究生導師、青年教師、企業專家、校友等多種類型。
中國地質大學則將學生的具體需求搭建成“需求層次塔”的工作機制,通過提供伴隨式、專業化、精細化職業生涯指導咨詢與教育輔導服務,助力學生生涯發展。
有個性化的“就業套餐”,也有共性的就業服務。記者了解到,多所在京高校持續開展訪企拓崗、“老師帶你企業游”等活動,由校領導帶隊,主動走進企業談崗位,整合資源促合作,暢通人才輸送渠道。
在市級層面,北京市教委主動與各省、市、區所屬地級市組織、人社、國資部門對接,開拓崗位,為地方發展提供人才支持。截至目前,組織了54所在京高校赴北京大興、廣東深圳、四川綿陽等訪企拓崗,簽訂戰略合作協議7個。指導高校訪企拓崗5374次,挖掘崗位5.4萬個。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