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劉琛 實習生龐成 廣州報道
5月24日,SmartHK“推動高質量發展·香港論壇”在廣州舉行。華泰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王磊出席論壇并發表題為“共創灣區金融創科雙星體系”的主旨演講。
王磊表示,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應共建金融加創科的雙星體系,深化“外引內聯”,充分吸引高質量發展要素在灣區聚集。
建設金融加創科雙星體系,驅動灣區創新經濟
“大國崛起的背后,往往有灣區經濟作為強大引擎。”王磊表示,各國灣區經濟模式大致經歷了港口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創新經濟四個階段。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粵港澳大灣區要在世界灣區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高質量發展引擎,需要形成“金融+創科”的雙星體系,充分發揮金融賦能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
他認為,香港在大灣區建設乃至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香港應通過探索、發展多元化的金融服務機制,為灣區創科企業各個階段的成長引入全球資本,不斷為香港國際創科中心建設發揮金融優勢。
同時,王磊還表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能進一步豐富和完善香港乃至大灣區的金融生態,培育全新的業務和產品的形態,有利于進一步拓展金融業的廣度和深度,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穩固和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深化“外引內聯”,充分吸引高質量發展要素
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發展要素的聚集。王磊認為,“建立‘外引內聯’的市場化機制是吸引高質量發展要素的核心優勢和抓手。”
王磊表示,“內聯”就是要促進灣區內優勢要素的互聯互通,在大灣區內建立起統一的大市場,讓各發展要素能夠在大灣區內更加有效地相互配合,從而提高大灣區整體的發展效率。“外引”則是要充分利用好南沙、前海兩大平臺以及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等優勢,集聚國內外高質量發展所需的要素。
數據顯示,截至5月22日,滬深股通今年以來日均成交額達1079.05億元,去年同期為1030.78億元,同比上升4.68%,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聯通日益緊密。
王磊表示,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香港與內地資本市場已形成了互聯互通機制不斷深化、跨境資金流動持續增長的局面。“這正是大灣區內部優勢資源要素互聯互通的生動體現,是深化大灣區內部體系交流、資金融通的有效抓手。”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