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5月20日在廣州南沙舉行。當日下午,在主題為“聚焦科產城人融合 支撐區域協調發展”的南沙科學城建設與區域協調發展分論壇上,南沙區委副書記、區長吳揚致辭時表示,南沙區科學城總體發展規劃獲省政府批復實施,正按照規劃面積99平方公里,立足“一體兩翼三支點”的空間布局加快建設。同時,南沙將加強與周邊的廣州科學城、東莞松山湖科學城和深圳光明科學城等區域聯動發展,攜手港澳構建融通的創新生態,助力大灣區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創中心。
實現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吳揚表示,作為國家新區、自貿試驗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等國家戰略的集中承載地,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提升創新策源地的能力,努力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目前,南沙建設科技重大科創平臺進展順利,南沙區科學城總體發展規劃已獲省政府批復實施,正按照規劃面積99平方公里,立足“一體兩翼三支點”的空間布局加快建設。中科院明珠科學院一期南部組團即將投入使用,大灣區科學論壇永久會址已經動工建設,冷泉生態系統、高超聲速風洞、極端海洋科考設施、大洋鉆探船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正在加快推進,為區域的協同發展提供了強力的支撐。
南沙的創新主體正加速推進,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21.23%,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增長33.3%,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和高水平創新研究院數量分別占廣州全市的1/5和1/3。最新入選廣州獨角獸創新企業系列榜單企業達25家,研發投入強度達5.45%,為區域高質量發展培育了新動能。
南沙在協同創新方面也取得一定突破,香港科技園南沙孵化基地正加快建設,廣東省實驗室香港分部正深化跨境科研合作。以香港科技大學為核心,健全產學研用的協同攻關體系,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研儀器設備、科研成果共建共享。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如火如荼,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技中心正加快建設。吳揚表示,接下來,南沙將搶抓《南沙方案》實施的重大機遇,進一步引進高端科創資源,聚集一流的創新人才,營造一流的發展環境,打造世界一流的南沙科學城,努力形成科技創新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南沙模式”。南沙將加強與廣州科學城、東莞松山湖科學城和深圳光明科學城等區域的聯動發展,攜手港澳構建通融的創新生態,在科技人才跨境流通、科研資金跨境使用、創新成果跨境轉化上先行先試,助力大灣區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創中心。
“推動解決大灣區乃至全球性區域發展的難題和挑戰,離不開科技創新的力量。”吳揚說,大灣區科學論壇是全球科學家共商共享科技發展的高端平臺,衷心希望各位專家學者在南沙深度碰撞思想,激蕩智慧,探索新時代科學城的建設新范式,把握科技前沿新趨勢,產業變革的新方向,城市發展的新路徑,共創大灣區創新發展的新未來。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