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國汽車電動化進程的高歌猛進,從豐田“放權中國”到日產“在中國,為中國”,一向保守的日系巨頭也加速其轉型的步伐。
“中國是全球擁有最先進技術的市場之一, 隨著市場和消費者日新月異的需求變化,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全球電驅化、智能網聯服務的引領者。為了迎合中國消費者與日俱增的對電驅化產品和可持續發展的市場需求,日產汽車正在不遺余力。”日產汽車公司首席運營官古普塔在4月18日正式開幕的2023上海車展上表示。
車展開幕當天,日產汽車攜中國市場首次亮相的Max-Out概念車型,以及專為滿足中國消費者移動出行需求而設計的日產純電動SUV概念車型——日產Arizon等一系列電驅化及搭載智能網聯技術的車型亮相。同時,搭載了日產e-POWER技術的超混電驅奇駿正式在中國市場預售。
值得注意的是,完成全球首秀的Arizon概念車由中國設計師主導并為中國消費者量身打造。概念車基于聯盟CMF-EV平臺打造,采用了低重心車身及開放式無B柱結構,搭載全新Eporo人工智能助手系統,可以通過多種互動方式與駕乘者進行交互,提供時間、天氣等多種信息交流功能。
按照規劃,到2026年,日產汽車將在中國市場推出7款電驅化車型,到2030年,日產汽車在中國市場電驅化車型占比將達到80%。除了電驅化車型,日產汽車還將利用軟件定義汽車的方式進行產品設計。
“軟件驅動的電驅化車型是未來中國市場的發展趨勢。”古普塔表示,“今天發布的Arizon概念車,就是日產‘在中國,為中國’的重要體現。”
而在車展開幕當天的采訪中,包括日產汽車公司首席運營官古普塔、日產汽車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山崎莊平(Shohei YAMAZAKI)在內的多位高管也多次重申中國汽車市場的重要地位。
以下是訪談實錄,有刪節。
《21世紀經濟報道》:這屆車展跟往年不太一樣,電驅化的內卷非常嚴重,日產如何看待內卷?
古普塔:回顧三年前的中國市場,那時中國消費者對電驅化車型有所期待,但市場與這一預期相差甚遠。但如今中國市場的電驅化產品占比超30%。中國已經跨過了一個轉折點,將電驅化車型視為普通汽車,這個市場將會不斷地擴大,會出現更多的電驅化車型,而燃油車會減少。市場的發展日新月異,競爭對手也提供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同時競爭對于日產也是有好處的,可以相互學習和進步。
《21世紀》:在中國,汽車產品的價格成了競爭焦點,日產電驅系統在成本上有何競爭優勢?
山崎莊平:中國市場的價格競爭非常激烈。要克服中國市場價格競爭帶來的影響,提高日產汽車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關鍵的一點是把產品更快地推向市場,縮短研發周期;為了縮短研發周期要更精準地把握中國市場的需求,即秉承“在中國、為中國”的承諾;第三就是充分利用本地化的供應商和本地化的資產。以上三個因素能夠讓我們的電動汽車產品在中國市場有足夠的價格競爭力,與本土汽車廠商展開競爭。
《21世紀》:中國的一家電動汽車制造商預測,到明年年底,電動汽車傳動系統的成本將削減25%,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成本將削減 50%,這樣的成本削減對日產而言是否可行?
古普塔:日產下一代電驅化動力總成技術是“多合一”,這是一個集成動力系統技術,核心組件重量將減少25%以上,成本將降低30%,這對消費者來說是有利的,將有助于汽車行業從內燃機向電驅化的轉變。
第二,車輛一半的成本都來自于電池,因此電池決定著電驅化車輛的競爭力。一方面,我們要確保有最佳的原材料供應鏈,比如說鋰等相關原材料價格的回落,勢必會有利于電池成本的削減。另外,我們也希望能夠通過不斷的技術突破來提升電池性能。
總結來說,我們的電驅化動力總成技術正朝著成本削減30%的方向發展,鋰離子電池在性能和成本競爭力方面仍有提升空間,全固態電池將成為取代鋰離子電池的游戲規則改變者。
《21世紀》:目前中國汽車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何看待外資企業在華發展前景?
山崎莊平:中國市場在技術研發方面變化迅速,電動汽車在中國將是趨勢。到目前為止,中國60%的電動汽車消費者都是首次購車,這樣的趨勢將會逐漸改變,我們會逐漸看到換購車主將選擇電動汽車。日產汽車的計劃不是去追趕中國的電動汽車品牌,而是將重點放在產品的差異化方面,比如說通過軟件定義汽車等舉措。
《21世紀》:中國市場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如何看待日產目前在中國市場銷量下滑的情況?
古普塔:在我們的合資公司成立之前的5年時間,我們的TIV比中國本土汽車制造商TIV高很多。但2022年,有一半TIV來自中國本土車企,另一半則來自于在華合資車企。這說明所有合資企業的總體TIV都有所下降,因為總體TIV并沒有顯著增長。這意味著本土汽車制造商已經從合資汽車市場中搶占了較大的市場份額,這個趨勢是很明顯的。
如今的重點問題是,什么要繼續在中國市場發展以及如何發展。一方面,繼續投資合資車企,保持傳統ICE等細分市場的競爭力;另一方面,以更快的速度準備好軟件定義的電動汽車,以占領市場并與中國本土汽車廠商展開競爭。
本土車企和合資車企之間差別很小,從現在開始,應該談論整個中國市場,而不是合資車企和本土車企之間的區分。因為本土車企和合資車企構成了整個汽車市場。我們也因此清晰地看到中國市場的轉變。
《21世紀》:中國電驅化趨勢顯著,今天本田還計劃將純電動車型的數量翻倍。對此,日產汽車有何規劃?
古普塔:日產e-POWER技術和純電動技術是日產汽車電驅化戰略的兩大支柱。在中國市場,我們推出了超混電驅軒逸,現在又推出超混電驅奇駿。
對于不同的市場,日產將推出不同的車型組合。比如說在歐洲,大概到2026財年,98%車型為純電動車型,而在日本,這一比例為50%-55%。在中國市場,我們三年前的想法是,會有從內燃機到 e-POWER技術,再到純電動技術的過程。 但是今天看到中國正在發生的變化,我認為中國將很快實現電動化。在軟件的驅動下,日產將繼續推動e-POWER 技術的發展。由于這項技術是100%電機驅動,無需外接充電,因此不需要擔心充電的問題。因此,我們將繼續在中國市場推動這項技術。
《21世紀》:兩款概念車對于日產汽車在中國的電驅化戰略有什么意義?
古普塔:Max-Out概念車型是日產未來電驅化車輛的代表,將儲能電池、電驅化動力總成系統和魔毯平臺等進行最緊湊的裝配集成。這兩款車型展示的是軟件驅動的電驅化車型,在日產汽車的戰略中,這是未來中國市場的發展趨勢。
《21世紀》:怎么看軟件定義汽車?
古普塔:軟件定義汽車迎來一個轉折點。之前軟件只是附加功能,現在軟件是汽車的核心,這也正是中國真正領先的地方。中國作為一個整體的汽車市場,已經在推動世界汽車市場發展方面取得了領導地位,其發展軟件定義汽車,并創造了對消費者而言非常重要的服務方式,甚至能讓消費者將其生活方式完全融入到移動出行中。
《21世紀》:對于中國智能電動汽車有怎樣的看法?日產會不會尋找中國本土企業作為軟件方面的合作伙伴?
古普塔:中國消費者熟知軟件定義汽車帶來的價值,這就是我們所說到的規則的改變者。日產對合作伙伴關系持開放態度,包括中國本土的合作伙伴。本地合作伙伴更了解中國市場,所以我們希望與本地合作伙伴在軟件方面開展合作,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21世紀》:主機廠都在自研推出自己的軟件系統,日產在這方面有什么規劃?
古普塔:提到軟件定義汽車,一是汽車電子電氣架構到底是中央集中式還是分布式,二是與之相關的軟件。日產將事關車輛控制和安全方面的重要軟件開發,如電池管理系統、自動駕駛系統、底盤控制等軟件在內部進行研發,因為這涉及安全性和競爭優勢;而面向大眾市場化的軟件主要來自谷歌、微軟等IT企業。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