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2023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舉行分論壇活動。在畜禽種業創新發展論壇上,行業專家對畜禽育種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深度分享交流。其中,對于海南生豬保護開發、文昌雞開發利用、海南畜禽種業投資等方面內容,最受關注。
提及海南畜禽種業,繞不開當地的龍頭企業羅牛山。作為海南省目前規模最大、配套產業體系完備的畜牧業龍頭企業,同時也是我國首家“菜籃子”股份制上市企業,羅牛山1993年成立至今,立足海南,著眼國際,積極推進建設集良種繁育、商品豬養殖、飼料生產加工、生豬防疫、屠宰加工、冷鏈物流、環保利用、科研推廣、食品檢疫等體系的“一體化生豬產業鏈”布局。
整體來看,今年以來國內生豬出欄價格基本深陷陰跌行情。即便前段時間的養殖端二次育肥積極性高漲和局部區域的清明備貨,也僅對豬價起到短時的支撐。
立足豬周期底部,根據既往經驗,在周期底部進行擴張的資產成本往往最低,有助于保持市占率的穩步提升,頭部企業往往通過逆勢擴產,夯實公司未來的競爭優勢,實現彎道超車。
今年以來羅牛山蓄勢深耕主業的謀略早有跡象。3月初,羅牛山與萬寧市政府簽約了三個畜牧業項目,分別為萬寧十萬頭黑豬養殖項目、萬寧東山羊原產地標準化養殖示范區項目、萬寧市畜禽綜合屠宰場項目,計劃總投資3.5億元。
此外,海南省地方豬產業技術體系正加快海南地方豬種質資源保護、種質創新、健康養殖技術、本地特色飼料資源開發以及地方豬養殖大數據平臺數字化構建等事關重點工作。預計年內,該體系構建的地方豬大數據平臺將在海南豬綜合試驗站等3個試驗站試運行,豬企管理人員通過手機APP就能及時掌握豬場的生產情況,實現降本增效。
與此同時,近日儋州羅牛山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樂滿豬場的105頭供澳活豬經由海口海關所屬洋浦地區海關駛離,前往珠海抵澳通關。此次“通關”意義重大,于羅牛山而言,后續有望憑靠自身物流體系的穩步發展,按下公司供港澳產品通關的“加速鍵”,開辟新的增長極。于海南省而言,此次實現了供澳活豬“零的突破”。
值得一提的,近日,“海南自貿港啟動全島封關運作準備”的話題引發熱議。4月3日,海南聯合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資總監文生倉在論壇上表示,海南自封關運作后,進口大宗原料將減免關稅,成本優勢非常明顯,將為海南畜牧業的開放性發展帶來重大歷史機遇。同時,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加快建設,必將增強畜禽種業對資本的吸附能力,海南畜禽種業有望成為投資風口。
作為海南農業、畜牧業“先行者”的代表,羅牛山位于國內外唯一包括農村、農民、農業在內的全島型自貿港,有著先天性的區位優勢。羅牛山表示,公司將緊抓海南自貿港建設和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重大機遇,加快產業雙轉型,提升品牌競爭力。有關專家認為,在豬周期底部,羅牛山夯實內功、深耕主業的同時,外有國家推進建設海南自貿港的戰略優勢、和地方政府對行業發展高度重視的雙重加持,羅牛山有望充分發揮聚集效應,釋放生豬養殖品牌巨大發展潛能,爭創海南支柱產業。
翻譯
搜索
復制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