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決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
由于目前很少有金融機構實行5%存準率,本次降準可稱為全面降準。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將降到歷史性低點7.6%。
益科正潤觀察到,本次降準,市場稱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主要指的是一般降準經常會在國常會公開提及后進行,但本次并未預告;3月15日,央行已經大幅超額續作中期借貸便利,利率持平不變,當天向市場凈投放2810億元資金;而且,歐洲央行在此前一日加息50個基點,當時市場預計美聯儲也會進行加息25~50基點,而央行可能也會采取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或暫時進行觀望。
“情理之中”則是因為,中國本身就敢于根據自己的情況,走出獨立的路線。雖然疫情風險消退后,我國經濟正走入溫和復蘇時期,但增長仍面臨一定的不確定性。內需需要進一步的政策扶持與拉動,出口需要面對海外通脹加劇、經濟硬著陸的風險。特別是近期海外銀行連串爆出風險問題,信貸危機能否在廣為蔓延前妥善得到解決,目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市場對全球風險資產動蕩和經濟衰退的擔憂加劇。
益科正潤認為,此前央行行長也表示,“現階段用降準的辦法來提供長期的流動性,支持實體經濟,綜合考慮還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式”。我國剛剛經歷換屆,本次降準,是新領導班子著力于穩定經濟發展預期,促進經濟平穩復蘇的表現。降準是央行投放中長期資金的重要途徑,是向市場傳達貨幣政策將持續穩健寬松的重要表示,也是延續穩增長、提振市場信心的重要舉措。在海外經濟金融市場不確定性持續增加之前,就已經釋放出了新一輪的政策周期開啟的信號,爭取了主動,防止風險傳導到我國。
今年是市場信心修復的關鍵之年,央行通過降準釋放進一步支持經濟復蘇的信號,通過精準有效的政策與手段,進一步穩定預期,增強市場主體的信心,有利于市場估值的修復,有利于我國經濟“穩增長”目標的實現。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