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老人正在失去聽力。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和《中國聽力健康現狀及發展趨勢》報告測算,我國65歲以上?年?群罹患聽?障礙的?數已達1.2億。
聽力衰退雖然沒有明顯痛覺,但“聽不清”也意味著“說不出”,背后衍生的是交流、機能以及?理問題,容易導致?年聽障人士孤單、沮喪、焦慮,甚?會出現認知障礙的情況,還可能會引發抑郁。
需要指出的是,聽力損失其實是可以干預的,AI技術及其背后的平臺正在幫助解決這一難題。
AI已經參與聽力服務全鏈條
?年?聽?障礙最常見的干預方式為佩戴助聽器。相關調研顯示,在我國65歲以上罹患聽?障礙的?年?群中,需要助聽器干預的人數高達6300萬,但實際佩戴助聽器的人數卻不足6.5%。
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社會對老年聽力障礙干預的認識不足,認為年紀大了聽不清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相關調研發現,我國耳病患者接受過聽力檢測的僅有7.4%,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在過去一年接受過聽力檢測的僅為8%。
另一方面,線下聽力健康服務網點不足,跟不上老人需求。老人線下檢測聽障問題,要么去醫院,要么去專業的助聽器驗配店,后者市場規模小,前者往往需要排長隊。加之,助聽器需要根據個人情況定制,經過驗配師多輪調試才能達成最佳效果,老人需要多次往返線下網點,很不方便。
此外,國產助聽器產品整體性能較低,且線下驗配價格高,費用也不在醫保范圍內,很多老人無法承擔高昂的花費。如何在性能上追趕進口產品,也成為國內助聽器產業需要攻克的難關。
隨著科技的發展,上述問題已經有了更好的解決方案。北京聽力協會理事、戰略發展中心主任詹臏向TechWeb表示,從前期的篩查、測聽,到中期的驗配、調整,再到后期的康復訓練,目前AI已經全面參與到聽力服務的整個鏈條中,基本上各個領域都在利用它。
詹臏認為,老人聽障問題的解決可能需要很長的周期,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AI的參與,而是AI和背后的技術平臺參與進來。“強大的運算設備、基于藍牙的解決方案使AI有更大的發揮空間。這種新技術的出現,可以降低服務成本,比如更好的驗配、測聽等,只有科技大規模參與進來,才能更廣范圍地解決這個問題。”
據悉,早在2022年9月25日的國際聾人日上,騰訊會議天籟實驗室與騰訊SSV銀發科技實驗室就共同發布了國內首個集成聽力篩查、聽力科普及聽損模擬的一體化小程序——銀發聽力健康,并推出了“小程序+助聽器+聽力健康服務網絡”的全流程、系統化解決方案。
同時,騰訊正在全國范圍內建立方便老人就近可及的聽力健康服務網絡,努力搭建“15分鐘聽力服務圈”,提供聽力健康科普、聽力篩查及咨詢、助聽器試用等全流程服務。目前,該全流程服務已經在廣東韶關、深圳蛇口、上海長寧等地相繼鋪開。
AI算法如何賦能助聽器 ?
相比歐美,目前中國老人助聽器的佩戴率極低。除了老年群體及家屬對助聽器不了解,佩戴效果難達預期,還有器材價格昂貴、驗配流程繁瑣等原因。
針對助聽器清晰度、可懂度的核心痛點,2022年,騰訊天籟行動聯合國產助聽器品牌發布首款天籟inside助聽器,在天籟自研AI算法加持下,助力千元國產助聽器性能媲美進口萬元機。
據騰訊方面介紹,騰訊完全自研的助聽器核心算法解決方案,可使國產助聽器在復雜場景下語音的清晰度和可懂度提升85%。
今年,騰訊對這一方案進行了全面升級。新方案圍繞嘯叫抑制、波束成形、場景降噪、WDRC等功能模塊持續迭代。同時,在助聽音質、運行功耗、端到端時延等重要指標方面也進行了專項優化,相比上一版本功耗降低約40%,算法延遲降低超30%。
此外,騰訊還將騰訊會議的音視頻通信技術用在了助聽器驗配上。
助聽器驗配需要根據個人情況進行定制。通常的驗配流程包括事前咨詢、預約檢測、評估程度、參數調整,拿到助聽器之后的幾周甚至幾個月,都需要與驗配師保持溝通、反復調試,而頻繁的線下驗配工作,用戶需要付出高昂的時間和經濟成本。藉由此,基于騰訊會議的“遠程驗配”即將上線。
依托騰訊會議的音視頻通信技術能力,天籟遠程聽力服務平臺將帶來實時溝通、遠程調節、數據分析,老人在家就可完成全流程的試聽器驗配工作。
騰訊會議天籟實驗室總經理商世東表示,“有一些異地用戶,現在可以借助遠程驗配的手段,把助聽器調到一個讓他覺得還不錯的效果,用戶反饋目前還不錯。”
根據騰訊官方披露的數據,目前騰訊天籟行動聯合公益生態伙伴,已經幫助446萬用戶進行聽力水平篩查、幫助35.1萬暢聽王卡用戶提升語音通話和字幕識別效果、為超1.1萬聽障人士進行言語康復訓練及發放耳蝸植入補貼等。
當下,社會、大眾對老人聽障問題的重視程度在上升。《“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中也明確提到要強化老年預防保健,加強老年期重點疾病的早期篩查和健康管理。繼續推進防聾治聾,提升耳與聽力健康水平。加之,人工智能、小程序、芯片等新技術、新應用越來越多地在聽障領域落地。這些舉措同步進行,相信在未來的時間里老人聽障問題會逐步得到緩解。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