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總體上看,今年以來,貨幣政策主動應對,著力增強前瞻性,準確性和獨立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不斷提高。
具體來看,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8.3萬億元,同比多增6636億元3月末,廣義貨幣存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同比分別增長9.7%和10.6%,比去年末分別提高0.7個百分點和0.3個百分點同時,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3月末,普惠小微貸款和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分別增長24.6%和29.5%一季度公司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4%,較2021年下降0.21個百分點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3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3482元,比上年末上漲0.4%
總體來看,一季度穩健的貨幣政策提出,總量和結構工具并用,明顯加大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認為
對于下一階段的主要政策思路,報告表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堅定立場,主動應對,提振信心,做好跨周期調整,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工具在總量和結構上的雙重功能,落實好穩企業,保就業的各項金融政策措施,重點支持受疫情影響的小微企業,困難行業和弱勢群體。
相比2021年四季度報告強調‘加強跨周期調整’,突出‘推陳出新’,今年一季度報告的政策基調更加積極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慶認為,這主要是因為當前疫情在3月份后進入多點,廣范圍,多發階段,對經濟運行的影響加大換句話說,與上季度報告發布時相比,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政策穩增長的導向更加明確
在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文彬看來,總需求不足是當前經濟運行的主要問題之一,因此總需求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應該并重一方面,通過降準降息進一步增強市場主體的信心,另一方面,更好地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加大對重點經濟領域和薄弱環節以及受疫情影響嚴重行業企業的支持力度,幫助企業脫困,穩企,保就業,幫助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