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在甘肅省兩當縣站兒巷鎮的松茸種植基地,一株株紅褐色菌帽,白色菌柱的松茸在小麥,玉米等秸稈鋪成的溫床中悄然探出頭來,散發著濃郁的菌香。
基地里一共種了160畝松茸,畝產能達到4000多斤除去種植成本,1畝地純收入8000多元基地負責人景光明說根據消息顯示,從2019年開始,站兒巷鎮憑借氣候,溫差等方面的區域優勢,開始嘗試種植松茸由于管理和保護得當,第一年就取得了可觀的生態和經濟效益經過三年多的時間,基地的松茸種植面積已經從最初的5畝擴大到160畝
最近幾年來,兩當縣大力發展秸稈種植松茸產業,兩當縣站兒巷鎮大力發展秸稈種植松茸產業,既增加了群眾收入,又有效解決了農村常年的秸稈焚燒問題,使小蘑菇成為生態繁榮的黃金產業。
景光明介紹,松茸長勢好的秘訣在于秸稈分層覆蓋技術稻草,稻殼,玉米芯等基地里用稻草蓋給松茸保溫,不施任何肥料,接近野生生長條件它不僅消除了燃燒稻草,稻殼等造成的空氣污染而且增加了土壤肥力,實現了秸稈的綜合利用探索出一條保護生態,富民強村的雙贏方案,為當地注入新的產業活力
目前,站兒巷鎮種植的松茸已進入高產期預計全鎮產量可達64萬公斤,純收入可達128萬元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