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地方采取措施,通過發放消費券來促進消費5月17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在促進消費方面,可以增加發放消費券的規模同時,穩定居民收入預期,增強居民消費意愿
充分發揮消費對經濟周期的拉動作用。
今年以來,促進消費回升的相關措施不斷出臺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舒玉亭最近幾天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統籌推進防疫促消費工作,全面落實國務院發布的新一輪促進消費措施,在提升傳統消費能級,加快發展新消費,優化消費平臺載體等方面繼續加大力度,促進消費持續復蘇升級,更好發揮消費在經濟周期中的引領作用
最近很多地方出臺了一攬子促進消費的政策措施,包括發放消費券,舉辦消費促進活動等如廣東省出臺多項措施進一步促進消費,鼓勵汽車,家電消費,激活零售,餐飲等領域消費吉林出臺了一些措施,積極應對疫情,促進消費補償和潛力釋放海南出臺八項促消費措施,促進消費回升
深圳人的出行意愿正在比2020年修復得更快,這種現象可能與代金券等增量政策有關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課題組負責人楊昌表示
發放代金券的規模可以適時擴大。
為了進一步促進消費,專家認為,可以考慮適時擴大發放消費券的規模。
目前很多地方發放消費券,但存在規模太小,購買商品限制太多的問題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
中國社會科學院評價研究所所長荊林波建議,加大消費券的發放力度,尤其是數字消費券的定向發放,從而更好地促進消費效益。
景波表示,從消費場景來看,要關注智能消費和居家消費,包括居家健身相關的消費,以及咖啡機,空氣油炸鍋,熟菜等新型居家消費從消費品的角度來說,要重視奢侈品和免稅店的消費,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可以考慮推動相關政策的實施此外,還要注意汽車消費,綠色消費等政策的落實
穩定居民收入預期
在專家看來,要促進消費,穩定居民收入預期,提高消費意愿也很重要。
紅塔證券宏觀分析師殷悅表示,目前居民的預防性儲蓄需求可能會回升除了通過保護市場主體的方式穩定就業,保護居民收入,后續政策對于改善居民收入預期至關重要
商務部流通與消費研究所所長董超建議,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可以在一定范圍內促進跨區域節日消費。
李迅雷認為,人均可支配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應該提高,政府用于居民的支出比重應該提高我們應該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特別是在醫療和教育領域,提高經濟適用房的比例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