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扶貧1.0到鄉村振興2.0,桂林理工大學堅持多維度發力,多措并舉,不斷推動幫扶模式的迭代升級,與廣西灌陽縣形成了良好的幫扶效果。
我們村今年晉升了四星級黨支部現在村里‘兩委’班子健全,村支部的組織凝聚力越來越強,老百姓越來越信任我們!黃冠鎮東陽村黨支部書記王繼超說在2022年的核查中,桂林理工大學5個幫扶村再次被授予廣西星級農村基層黨組織
與其用錢幫忙做事,不如幫忙建個好支部這是桂林理工大學7年多定點幫扶的經驗之一桂林理工大學堅持把夯實黨建基礎作為助推鄉村振興的引擎,投入600多萬元專項資金幫助該村改建村委會辦公樓,建設黨群服務中心,實施了黨組織共建,校屬單位對口支援,黨員干部業務培訓等五大舉措, 以及下鄉上黨課,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夯實了基層組織堡壘 圍繞組織動員優勢,學校還大力實施黨建+產業專項行動,幫助村黨支部成立村民合作社,壯大村集體經濟,選派黨員為致富帶頭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返鄉就業創業,激發了鄉村振興力量
同時,圍繞產業興市目標,依托學術人才優勢,桂林理工大學率先撬動產業幫扶資金1000多萬元,扶持幫扶縣18個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初步形成了一村一業,一村一特色的產業格局面向產業發展需求,組織實施了服務鄉村振興的科學研究,技術培育,專家幫扶,科學研究四大科技創新,開創了金融幫扶加科技支撐的志智模式,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可持續發展基礎
根據消息顯示,桂林理工大學每年選派千余名專業人員,按項目建設專家團隊+研究團隊+產業顧問三級幫扶團隊,駐村開展產業技術指導,產業發展咨詢,疑難問題研判等工作2015年以來,先后實施了灌陽縣體育旅游+鄉村振興規劃示范項目,應永紅薯粉廠生產設備半自動改造,中藥材土壤環境檢測與治理等30多個科技幫扶產業項目,創造經濟效益100多萬元學校的科技優勢為農村產業提供了人才援助和智力支持的全鏈條,有效幫助產業從輸血到造血,留下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生產經驗,科技助農致富的效益越來越突出
土是山,水是海桂林理工大學將繼續發揮鄉村振興人才高地和科技創新源頭優勢,不斷增強鄉村振興新的增長極,為廣西建設更宜居,更宜業,更美,更富的鄉村貢獻力量桂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鄧軍說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