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下午,普陀區長壽路街道宜昌路715弄6號樓下熱鬧非凡,居民們臉上掛滿了笑容原來,經過一年多的等待,宜昌路715弄6號樓,常德路1393弄7號樓,德意園小區宜昌路693號樓的電梯安裝工作密集開工
安德宇社區1850多戶,80歲以上的老人近400人,占總數的70%加一個梯子,意味著這三棟樓的87戶居民終于要告別望梯興嘆了
有的老人三四年沒下樓。
安德宇小區建于20世紀80年代,已有30多年的歷史,使得狹窄陡峭的樓梯平臺出現破損,傾斜等問題每層樓的18級臺階成了老人們無法跨越的鴻溝,居民安裝電梯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其中,宜昌路715弄6號樓為一梯三戶,18戶中有7戶是獨居或獨居老人80多歲的余大爺住在3樓雖然樓層不高,但每一個陡峭的臺階都在警告他危險
尤其是在他買了米,面,糧,油等重物品之后,一個人上樓要十幾分鐘這很不方便上樓梯要休息一會兒,所以要在邊上休息回到家,你得喘半天氣余大爺無奈
在常德路1393弄7號樓,60歲以上的老人占三分之一,樓里長期生病的老人三四年不下樓。
宜昌路693號領導吳會清是7樓住戶,是樓領導的女兒我們樓是五戶一梯,一共7層年紀大了,病得重了,幾乎每層樓4戶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每次看到他們氣喘吁吁的樣子,我就心疼,就想著自發征求居民意見給樓‘加樓梯’
彭亮,80后,也是宜昌路715弄6號樓的熱心人樓里的老人都很信任也很喜歡他每天,除了基本的問候,老人們還經常向彭亮傾訴他們的苦水最近幾年來,政府出臺了越來越多的鼓勵政策,在舊住宅區安裝電梯,彭亮作為領導者也采取了行動
在添加梯子的過程中遇到了攔路虎
彭亮開始了,他先向居委會說明了加梯的想法,在居委會的支持下,他開始咨詢他從意志比較堅定的4—6樓開始咨詢,一輪走訪下來遇到了一個難題
房屋出租的有3戶,出售房屋的有3戶,有的正在上市,有的已經轉讓,有的正在交易聯系業主和家屬成了頭等難題,有的居民直接不同意
如果我還住在這里,我會考慮裝電梯,但如果我要賣房子,我就沒有這個需求了在咨詢過程中,有一位業主準備賣房,不支持安裝電梯
你想想,有了電梯的‘加持力’,你賣房就有優勢了!彭亮和房主多次分析了安裝電梯的好處,并建議他去問問房屋中介經代理人肯定后,業主同意安裝電梯
不用電梯我就不出資一戶做外貿的受疫情影響,選擇不出資向彭亮居民說明情況后,大家都明白了,整個電梯安裝的費用是按比例重新分攤的,最后分攤到每戶的費用從1萬到8.5萬不等
吳會清在協商期間也遇到了許多障礙因為電梯正對著一戶居民家的門,居民的反對很激烈電梯上下會有噪音,影響我休息我該怎么辦
吳會清耐心地解釋說,首先,打開電梯門的方向不是面對房子的門其次,電梯旁的候車室會安裝更多的玻璃窗,更有利于居民采光而且所選電梯品牌的噪音水平相當于一輛電動車噪音很小,不會影響居民生活
之后,她把模擬效果圖給大家看,居民們慢慢打消了顧慮。
作為常德路1393弄7號樓的領導,徐阿姨選擇了軟戰術,耐心和住戶解釋加梯的好處一個五十多歲的居民開始說:我現在不用了,我還能爬樓
第一次征集改造意見的時候,徐阿姨就勸過她,你現在不需要,但總會有需要的一天現在政府還有補貼方便便民,等你以后需要的時候就錯過好時機了最后,居民們不僅同意安裝,而且愿意出資
第三居委會主動為梯加樓房搭建溝通平臺,幫助解決居民與居民,居民與施工方的矛盾此外,還有助于召開業主咨詢會,有助于對居民進行解釋低層居民的優柔寡斷,被領導居民和居委會的三寸不爛之舌化解,最后100%的居民同意了
長壽路街道經常組織相關講座和交流會,通過交流協商,為居民區解決實際困難在多方努力下,咨詢,立項,規劃,安全論證等建設程序用于添加梯子的已成功完成
建設過程也是一波三折。
根據6號樓的地形,施工隊進場首先需要拆除二樓平臺但由于德怡園小區住宅結構的改變,一樓一戶居民將部分公共場所改造成私人淋浴間,嚴重影響了施工隊的進場
6號樓1樓的產權單位中山物業,完全支持安裝電梯,但對于私淋浴的拆除有分歧。
街道,居委會,電梯公司多方聯系物業,得到的答復都不盡如人意:這個地方不是違法場所,我們不配合拆遷幾個月協商無果后,彭亮撥打了12319城管投訴熱線,成功拆除了多余的圍墻
可是,原定于今年3月施工的加梯工程卻因為疫情而一拖再拖,這也成了懸在樓內居民心頭的一塊大石頭。
老人們非常期待能夠安裝電梯他們每次開會都會問我天梯怎么樣了彭亮說,伴隨著疫情的好轉,居民們對加梯工程的渴望終于聽到了聲音
現在,切割機的嗡嗡聲斷斷續續傳到居民的耳朵里大家非但沒有覺得吵,反而更加興奮
一些好幾年沒下樓的老人,都盼著以后能出去透透氣。
根據消息顯示,目前德怡園小區有10多棟樓正在征集加梯意向,3棟樓已正式簽訂加梯合同,2棟樓已經取得施工許可證。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