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營網消息: 一個人能走多遠,取決于他的心能走多遠。 她,心中有丘壑,堅韌執著,將情懷融于工作; 她,眉目作山河,靜而不爭,任爾東西南北風; 她,飽含一顆赤子之心,書寫不負青春的一腔赤誠情懷。 謝笑笑,一個有情懷矢志不渝的衛康人。 
謝笑笑:心有山海 靜而不爭 今天是我入職衛康生物的第2485天,也是我畢業的第十個年頭。從當時的桃李年華到如今的而立之年,感慨萬千。于我而言,這是充滿活力的十年、更是努力蛻變的十年。感謝衛康平臺,承載了我的青春,見證了我的成長。 一直以來我都渴望能夠從事一份有情懷的工作。就像講臺上教書育人的老師,疫情期間堅守一線的醫護一樣,可以在崗位上用思想和行動去影響更多的人。在衛康生物工作的七年里,迎來了很多優秀的家人,同時也送別了太多的戰友。有不舍,有惋惜。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次相遇都會給予我力量,每一段經歷都會沉淀出感悟。我時常在想:也許我一直在追求的,不單單是一份有情懷的工作,而是一個能夠帶著情懷去工作的自己。 
做一個有情懷的人并不難,難就難在把自己的情懷融入到工作中去。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偉人,但是每個人都可以有情懷。即使我們達不到“治國平天下”的高度,至少也可以做到“修身齊家”,帶著情懷去工作。 做一個有情懷的衛康人,需要腳踏實地、全力以赴。回想2015年,初入衛康生物的我們,趕上了集團快速裂變的高速發展期。隨著衛康生物事業的啟航,我們的產品供不應求,訂單爆滿。入職的第二天,我就被緊急借調至倉儲物流中心負責配貨和裝箱。直至15年的春節假期,每天都是工作至晚上八九點鐘,餓了有泡面,偶爾還有火腿腸做加餐。面對高強度的工作,說實話,我有過退縮的念頭。但和同事的朝夕相處間,我發現全體奮戰在一線的衛康家人,都在夜以繼日的工作。不分部門、沒有職級,有的只是一個共同的目標:以最快的速度把貨發出去。這讓我深刻的體會到了衛康人的腳踏實地和全力以赴。我想:如果選擇的路是對的,那么走的累一些又何妨。 做一個有情懷的衛康人,需要技術和能力做后盾。畢竟只有情懷,沒有實力,情懷只能是空中樓閣,打鐵還需自身硬。同樣的,衛康事業的騰飛也離不開一個基礎,那就是人才。人才是核心,是關鍵,選對人是人力資源工作的重中之重。集團本部每年入職數以百計的新同事,各崗位人才的涌入給不斷發展壯大的衛康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給人力資源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努力打造有實力的衛康人,人力資源全體同仁一直在努力。從入職七天訓,階段性的全員訓,蒙山集訓營,再到管理精英訓練營,讓愛蘇醒培訓會,季度啟動會,辦公技能大賽,應知應會培訓會等等,我們努力給每一個有情懷的衛康人提供一個成長的平臺,一路學習、不斷深耕。用全員過硬的職業素養,去努力實現“愿天下人生命因我而不同”的宏志大愿。 
做一個有情懷的衛康人,需要責任與擔當。順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難事看擔當。什么是責任?什么是擔當?是歷屆426大會的全員奮戰;是每個月核定業績時的反復推敲;是微信運動里3-4萬的行動腳步;是炎炎烈日下奔波忙碌的身影;是蒙山腳下風雨中的小帳篷......無論在何種崗位,都需要我們愛崗敬業、盡職盡責。那種得過且過、欲蓋彌彰的工作態度,既談不上責任,更談不上情懷。平凡的工作或許本無溫度,但是當融入了情懷之后,再普通的崗位都可以變得溫暖、和諧而生動。 
疫情當下,各行各業的生存發展都面臨著巨大挑戰,必須開始尋找新的出路。2021年起,集團大刀闊斧,變革創新,形成了以利潤為導向,以人才為核心,以機制為保障,以結果論英雄的目標戰略。每一位管理者牢記經營目標,攻堅克難,兌現承諾,實現目標,贏得獎金。以目標倒推整個項目的全環節、全流程,制定切實可行的分配方案。全體衛康家人熟知自己的任務指標,在各自的崗位上想方設法,降低成本、減少費用、提升利潤。各職能部門全力以赴支持服務于項目需求,確保效率與質量。人力資源嚴把進人關,嚴控考核項、革新思想服務于一線,努力讓想干事的人有機會,會干事的人有崗位,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真正做到上下同欲、左右同心。 前路浩蕩,萬物可期。縱使變革的初期布滿了荊棘,我們這一群有情懷的衛康人也一定能擰成一股繩,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