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是金融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商業銀行作為中國綠色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在綠色金融領域不斷探索今年以來,各銀行機構積極發行綠色金融債券《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截至11月14日,年內已有36家銀行發行了47只綠色金融債,發行規模合計2539.87億元,無論是發行數量還是發行規模均遠超去年全年2021年,共有17家銀行發行了25期綠色金融債券,總發行規模為950.55億元
加快綠色金融債券的發行
最近幾天,平安銀行宣布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三年期200億元綠色金融債券這是該行發行的第一只綠色金融債券,利率為2.45%募集資金將根據適用法律和監管機構的批準,用于《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中規定的綠色產業項目
作為重要的綠色融資工具,今年以來,不少銀行積極發行綠色金融債券從發債主體類型來看,國有銀行是發行綠色金融債券的主力軍數據顯示,年內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共發行綠色金融債券900億元政策性銀行方面,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年內發行綠色金融債9只,發行規模合計602.3億元
中小銀行綠色金融債券發行數量和規模大幅增長截至11月14日,27家城商行和農商行年內共發行29只綠色金融債,發行總規模687.57億元,是去年的兩倍多2021年,共有13家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發行了17只綠色金融債券,總發行規模為284.55億元
對于綠色金融債發行規模大增的原因,零一研究院院長余百成表示,近兩年來,綠色金融債的發行持續增長一方面,因為政策的推動,《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為國內綠色債券支持項目和領域的統一和規范奠定了重要基礎,另一方面,綠色金融債券是一種成本低,期限長的融資工具,因此受到包括國有銀行,政策性銀行在內的各類銀行的積極跟進
星空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綠色債券募集的資金專門用于綠色信貸相關項目的融資最近幾年來,在實體經濟雙碳轉型的背景下,銀行綠色貸款快速增加,進而帶動銀行增加綠色債券的發行規模
不斷完善綠色金融體系。
2021年7月,《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評價方案》正式實施,綠色債券正式納入考核范圍評估結果還將納入政策和審慎管理工具,如中央銀行的金融機構評級
但是,目前綠色金融債券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完善在白城看來,伴隨著綠色金融債券規模的上升,綠色金融債券募集的資金應該用在綠色領域,有效服務于綠色發展對銀行來說,綠色信貸業務涉及領域廣,技術性和專業性強要提高業務人員的專業水平,把握綠色企業的經營特點和發展趨勢,識別相關風險,讓綠色債券基金發揮更大作用
顯然,目前所有綠色金融債券都需要在募集說明書中披露環境效益指標可是,由于綠色項目的廣泛投資,各種綠色投資之間缺乏明顯可比的統一標準因此,下一步需要提高信息披露的準確性和頻率,以更好地實現綠色金融向綠色投資的傳導,幫助實現雙碳目標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