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協議第六版大規模部署,網絡高速公路全面建成——
從通路到通車
記者從日前舉行的首屆IPv6技術應用創新大賽啟動會上獲悉,最近幾年來,我國IPv6規模部署實現跨越式發展,IPv6網絡高速公路全面建成,信息基礎設施IPv6服務能力基本具備。
IPv6被公認為下一代互聯網的商業應用解決方案它可以為每個聯網設備提供獨立的IP地址,有望解決端到端連接,安全性和移動性等問題IPv6部署有利于支持5G,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興技術的發展,提升我國互聯網的承載能力和服務水平目前,我國活躍IPv6互聯網用戶6.93億,移動IPv6流量占比超過40%
IPv6優勢明顯,更能滿足5G和工業互聯網的應用需求。
有人把互聯網比作一個快遞系統,其中的IP地址類似于郵寄地址,文本,音頻,視頻等網絡上的都是打包成包裹,然后由快遞系統運送,最后送到目的地互聯網協議就是這個快遞系統的工作流程和系統,構成了互聯網的基礎
早期的IP協議并不成熟,直到IPv4才被廣泛部署IPv4地址是32位代碼,可以生成40多億個IP地址可是,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基于IPv4的全球互聯網面臨著網絡地址枯竭,服務質量難以保證等問題直到IPv6的出現,地址數量達到了2的128次方,其龐大的規模也被形容為讓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都有一個IP地址
目前,全球從IPv4向IPv6的過渡正在加速截至今年6月底,全球活躍IPv6用戶數量占互聯網用戶的31%以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推進IPv6規模部署專家委員會主任吳表示,采用IPv6不僅是為了補充IPv4地址的不足,更要注重IPv6地址空間能力的拓展和創新潛力的開發,以及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全面融合,發揮乘數效應
與IPv4相比,IPv6具有許多優勢,如提高路由器的包轉發速度,提高服務質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開發大規模實時交互應用,從而更好地滿足5G,工業互聯網,云網絡融合,計算網絡等應用需求。
在增強網絡對服務的感知方面,IPv6將應用需求信息封裝在數據包中,使網絡能夠感知應用及其需求,便于流量調度和資源調整以前我們的網絡只能‘看到’原始地址和目的地址,不知道這個‘包’承載了什么樣的業務現在,我們直接從IPv6地址感知這項服務何泉舉例說,比如企業希望敏感數據在本地處理,但一般數據都是‘上云’IPv6可以識別哪些數據在本地處理,哪些數據在‘云’上,甚至可以幫助選擇合適的‘云’
進入規模商用階段,IPv6用戶和流量實現規模增長。
IPv6在中國起步較早早在2003年,中國就啟動了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CNGI,并于2006年開展了現網實驗2008年,我國建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純IPv6下一代互聯網,取得了一些領先的技術和應用成果此后產業發展加速,到2014年支持IPv6的終端已經上市1億臺2017年起,IPv6進入規模商用階段,用戶和流量均實現規模增長
IPv6在中國的規模部署和應用正在全面推進2017年11月,中辦,國辦發布《推進第六版互聯網協議規模部署行動計劃》,提出加快IPv6規模部署,建設高速,廣普及,全覆蓋,智能化的下一代互聯網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拓展骨干網互聯節點,新建一批國際通信出入口,全面推進第六版互聯網協議商用部署
2021年7月,中央網信辦等部門發布《關于加快第六版互聯網協議規模部署和應用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底,全面建成領先的IPv6技術,產業,設施,應用和安全體系,物聯網IPv6活躍用戶達到8億戶,IPv6連接達到4億條移動IPv6流量占70%,城域IPv6流量占20%
教育在國內較早開展了互聯網關鍵技術的探索1994年建成的中國教育科研計算機網是中國自行設計和建設的第一個全國計算機互聯網絡,采用TCP/IP協議2004年,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核心網CERNET 2采用純IPv6技術,標志著中國開始探索和研究互聯網關鍵技術
2021年4月,未來互聯網實驗設施高性能骨干網開通,核心節點分布在40所高校它不僅基于純IPv6網絡,還能支持下一代互聯網的真實源地址驗證系統該系統支持互聯網端系統地址的精確定位和溯源,突破了下一代互聯網架構的安全可信關鍵技術
清華大學教授,中國教育與研究計算機網絡中心副主任李星說,未來互聯網試驗設施是僅次于CERNET和CERNET2的第三大網絡,也是未來網絡的‘試驗臺’更具有研究性和未來性,為網絡強國建設提供科技支撐
國內電信運營商也在積極推進IPv6工作,有序開展技術研究,現網試點和規模部署目前,中國電信已建成端到端的暢通IPv6高速公路,云網絡端到端IPv6改造基本完成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移動移動網絡IPv6地址分配已達7.72億個,固定寬帶IPv6地址分配已達1.69億個中國聯通也不斷深化IPv6網絡基礎設施改造,新建千兆光網絡和5G網絡同步部署IPv6
據中國電信研究院高級技術專家解介紹,IPv6廣闊的地址空間將成為網絡各要素之間的基本聯系,為萬物互聯創造了基礎條件伴隨著IPv6,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深入融合,傳統基礎設施將全面升級IPv6的新協議特性將為創新基礎設施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從IPv6到IPv6+,通過智能網絡升級和業務優化,創造新的發展空間。
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醫療物流機器人進行跨區域,跨樓層運輸,它與調度后臺服務器的通信高度依賴網絡5G時延已經達到毫秒級,配合處理效率更高的IPv6網絡,可以有效降低網絡漫游和切換帶來的通信時延,實現實時高速通信目前,IPv6+5G醫療物流機器人已在該院廣泛應用
伴隨著全球最大5G網絡在中國的建設,IPv6也同步發展,IPv6+5G正在使能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何泉表示,當前,以IPv6+為代表的技術創新體系正在蓬勃發展,IPv6與5G,人工智能,云計算的融合創新不斷推進IPv6+的出現有望實現網絡智能升級和業務優化,為未來網絡創造新的發展空間
據專家介紹,IPv6+是在IPv6的基礎上,增加了創新功能既包括以IPv6分段路由,網絡切片,流檢測,新型組播和應用感知網絡為代表的協議創新,也包括以網絡分析,自動調優,網絡自愈等網絡智能為代表的技術創新
華為數據通信解決方案設計部門負責人溫慧智表示,IPv6連接設備的數量正在增加在設備節能的基礎上,通過網絡協議技術,路徑算法和智能控制,力爭進一步降低能耗在泛物聯網方面,我們希望從萬物互聯對網絡的需求出發,實現更快,更安全的終端接入和智能網絡連接,為行業提供更好的網絡基礎
在連接質量上,IPv6+也有很多創新的藍海文慧智舉例,工業控制正朝著無人化,集中化,實時控制的方向發展,對網絡的確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IPv6在構建確定性網絡方面具有優勢一是可以連接更多的設備,其次,通過確定性IP技術,可以實現遠程控制三是保證工控的可靠性
產學研廣泛而緊密的協同創新也是中國IPv6發展的一大亮點早在2003年,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項目CNGI啟動時,產學研就在各方的密切配合下,實施了示范網絡建設,技術研發,應用示范,設備研發和產業化等一系列項目2010年,清華大學與中國電信成立下一代互聯網技術與應用聯合實驗室,開展IPv6網絡架構和關鍵技術研究,在技術和標準方面取得豐碩成果
李星認為,國內高校已經在真實源地址認證,下一代互聯網過渡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通過發揮各自的科研優勢,聚焦IPv6關鍵核心技術產學研各方通過建立聯合實驗室,開展項目合作,舉辦競賽等方式,推動了IPv6與各行各業的融合發展,激發了產業創新,全力支持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