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發改委等七部門聯合發布《信息通信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計劃》根據規劃,全面系統提升信息通信業綠色低碳發展質量,助力如期實現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標
根據規劃,到2025年,單位信息流量綜合能耗比十三五末降低20%,單位電信業務綜合能耗比十三五末降低15%,并選擇推廣30個信息通信行業,為全社會減碳典型應用場景賦能。
規劃提出了優化綠色發展總體布局,重點設施綠色發展,協同推進綠色產業鏈供應鏈建設,增強產業賦能經濟社會綠色發展供給能力,加強產業綠色發展統籌管理等五大行動任務。
規劃還強調,要積極利用現有資金渠道,支持信息通信業綠色低碳發展充分發揮國家產業整合平臺作用,推動金融機構為綠色企業和項目提供多元化投融資支持推進綠色電力供應,研究企業綠色能耗與碳排放之間的扣除方法
優化綠色發展總體布局
規劃提出,深化基礎設施總體布局和結構優化,加強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提高基礎設施能效和綠色用能水平,加快形成布局完善,適度超前,結構先進,能效優化的信息基礎設施。
建設綠色低碳的信息基礎設施,穩步推進全光網絡,大規模部署200G/400G光傳輸系統和1T以上大容量低功率網絡設備,引導100G及以上光傳輸系統向城域網下沉,降低光電轉換能耗推進網絡功能虛擬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規模化應用,提高網絡和計算資源的智能調度能力
深化管道,桿線,光纜,機房,機房等網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提高基礎設施利用效率,降低能源和資源消耗到2025年,新增5G基站的站點共享率不低于80%
同時,要鼓勵企業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實施網絡設施的智能化改造和綠色升級重點關注技術落后,能耗高的老舊網絡設備和低效電源,電池,空調等基礎設施產品,有序開展退網
提高行業綠色能源消費水平,應促進綠色電力采購渠道暢通,建立綠色電力碳排放抵消機制,鼓勵企業積極購買綠色電力鼓勵企業在自己的地方建設綠色能源設施,與綠色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合作,就近消納推廣有序使用鋰電池,探索氫燃料電池等應用,推進新型儲能技術和供配電技術的集成應用支持智能光伏在信息通信領域的示范應用
加快關鍵設施綠色升級。
規劃要求以數據中心,通信基站,通信機房三大關鍵設施為重點,通過集約布局,高效設計,綠色施工,低碳技術,智能運維等手段,加快關鍵設施綠色低碳發展。
推進綠色數據中心建設,推進東西計算工程,分步布局國家綜合計算網絡全國樞紐節點,省級數據中心,邊緣數據中心鼓勵一線城市周邊地區承接城市外溢需求,建設熱點數據聚集區到2025年,中國新建大型和超大型數據中心的電能利用效率將降至1.3以下
推廣應用硬件節能技術,采用高工藝芯片,使用氮化鎵功率放大器,提高設備整體能效逐步引入液冷,自然冷源等新型散熱技術加強智能符號靜音,信道靜音等軟件節能技術在5G網絡中的應用到2025年,5G基站能效提升20%以上
推進通信機房綠色改造,加快冷熱通道隔離,微模塊,整機柜服務器,余熱回收利用等技術普及推進機房通信主設備能效在線測試和升級到2025年,改造后的核心機房PUE將降至1.5以下
安信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在雙碳目標和從東向西算項目的推動下,預計2025年中國液冷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市場規模將達到245億元由于液冷技術具有高效制冷的特點,液冷數據中心及其基礎設施主要應用于高性能計算機領域最近幾年來,液冷數據中心技術設施的商業化步伐加快,市場需求不斷飆升據賽迪顧問預測,中國液冷數據中心市場規模將從2019年的260.9億元增長至2025年的1283.2億元,中國液冷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市場規模將從2019年的64.7億元增長至2025年的245.3億元
完善綠色產業鏈供應鏈
規劃指出,發揮龍頭企業的產業引領作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綠色供給能力,完善資源回收再利用體系,加快形成以管理體系為導向,綠色采購為關鍵,評價認證為抓手的綠色產業鏈供應鏈格局。
支持企業在采購中增加對網絡設備,IT設備,供電設備和空調設施的能效,綠色制造工藝和使用壽命的要求引導行業開展綠色低碳技術產品評價,鼓勵企業根據評價優先采購,引導供應鏈綠色生產,支持網絡綠色低碳運營
支持企業加強網絡主設備,配套設施和其他設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鼓勵包括終端在內的各類設備以舊換新和售后回收,支持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拍賣進行分類處置。
賦能全社會減碳促峰
《規劃》明確,以各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轉型需求為導向,以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居民低碳環保生活,城鄉綠色智能發展等領域為重點,加快提升數字技術與垂直行業應用深度融合的服務供給能力,助力經濟社會數字化,綠色轉型。
助力重點行業綠色轉型,推進5GSA切片智能分布式配電,5G基站削峰填谷供電等綠色低碳應用支持企業賦能鋼鐵,有色金屬,石化等行業,加快物聯網感知+大數據平臺建設,推進能耗云平臺打造,助力行業安全精細用能鼓勵企業深化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在農業溫室管理,糧食倉儲等場景的應用,降低農業生產能耗到2025年,挖掘推廣10個典型應用場景,進行工業綠色低碳轉型
加強公共服務綠色低碳供給能力,推動5G,北斗,車聯網等信息通信技術與城市交通網絡等設施進一步深度融合,提高出行效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設計和推廣塑料和包裝材料的優化配送方案
鼓勵信息通信企業推廣在線會議,在線辦公,在線醫療,信息消費等應用,減少出行帶來的碳排放鼓勵企業為居民提供回收優惠,回饋,交易等多元化服務,引導居民綠色消費到2025年,為居民低碳環保生活探索推廣10個典型應用場景
助力城鄉綠色智慧發展,鼓勵信息通信企業賦能城鄉環境監測和治理,實現基于智能物聯網設施的環境數據動態感知和實時監控,支持城鄉減污減碳協同控制決策建設面向基層社區的智慧服務微綜合體,參與零碳智慧建筑建設到2025年,挖掘推廣10個典型應用場景,用于城鄉綠色智慧發展
加強綠色發展的統籌管理
規劃要求,要準確把握行業綠色發展新趨勢,充分發揮企業綠色發展主體責任,建立健全行業綠色發展管理機制和手段,提升行業綠色創新能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構建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引導企業建立健全碳排放信息披露制度探索企業綠色信用等級評價機制,開展綠色企業評價,發布行業年度綠色發展報告
加強企業綠色發展制度保障,鼓勵龍頭企業創新碳排放管理機制,設立綠色發展專項資金,為綠色電力采購,重點設施節能改造等重要活動提供資金保障。
同時,鼓勵企業建立和完善綠色低碳發展管理平臺,鼓勵企業建立和完善覆蓋數據中心,通信基站,通信機房,辦公樓等主要耗能設備設施建設,運營,服務等各個環節的能耗和碳排放管理平臺收集電,水,油,氣等各種能源資源的消耗數據,形成全過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管理體系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