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2浦江創新論壇在上海正式開幕論壇持續了三天本屆論壇以低碳:全球創新的新使命為主題,聚焦科技創新支撐低碳發展,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技術體系,深化全球低碳科技合作等諸多議題,共同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擘畫新藍圖,探索新路徑,貢獻新智慧
27日上午,由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和上海科學研究院聯合編制的《兩碳技術及應用場景展望》報告在浦江創新論壇成果發布會上正式發布。
目前,全球能源生產和利用正面臨一場革命性的變革這必將催生一系列低碳科學,技術和工程的創新產出,這對中國積極引領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報告從政府關注的重點,產業發展潛力,對經濟社會的整體帶動和引領作用等方面,選取了雙碳技術的五個重點主題——碳捕集,封存和利用,氫能,儲能,光伏建筑一體化,智能電網
本文論述了五大技術領域的發展和應用前景,機遇和挑戰,并對中國在五大技術領域的全球技術定位提出了建議。
關于碳捕集,封存和利用,報告認為,CCUS技術是唯一能夠幫助電力,鋼鐵,水泥等難以減排的行業深度脫碳的技術,對實現碳雙增目標極為重要短期內,中國以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不會改變有效的CCUS政策,如具體的財政和稅收支持和激勵機制,以及合理的碳定價是必不可少的CCUS的發展方向包括生物質及CCS,直接空氣捕集,高值轉化等,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關于氫能技術及其產業,報告建議:一是加大技術研究,攻克質子交換膜,膜電極等制約氫能產業鏈的關鍵技術,降低成本,二是開發建設摻氫天然氣管道或純氫管道等基礎設施,用于長距離儲運,三是相關部門將進一步考慮將氫能納入能源體系,積極制定制氫,氫氣質量,儲運,加氫站,安全等相關技術標準,完善基于氫能的家用熱電聯產控制,汽車,無人機等應用環節的檢測認證服務。
關于儲能技術,報告建議城市能源規劃需要重視儲能技術,從提高能源零碳效率和綜合效率入手,對城市儲能技術R&D創新進行整體研判,整合思考和優化設計,特別是為儲能技術在新城區和城市轉型中的集成應用提供場景驅動力。
至于光伏建筑的一體化,報告認為,需要在材料和工程方面建立完善的標準,保證光伏建筑的強度,安全性,防水和防火性能同時,光伏建筑一體化的技術壁壘也有待突破,如光伏材料的選擇和創新,光伏組件的溫度效應等
在智能電網方面,報告認為,智能電網覆蓋面廣,多能源,多系統,多技術,多設備融入網絡建議與時俱進地制定相關標準和協議伴隨著雙碳政策的推進,能源結構和電網布局需要相應調整建議加強電網智能化技術的研發,為在線監測與自愈控制,電網與互聯網結合,分布式能源管理,靈活DC傳輸,持續安全等問題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