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的貧富差距逐漸顯現。
如果上游大量盈利,下游沒有肉甚至沒有湯,這種情況會對我們行業造成很大的傷害8月11日下午,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信息發布會上,中汽協副秘書長陳世華直言,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行業利潤同比下降25.5%,而同期收入僅下降4%,這是非常不健康的
新能源領域上下游利潤分配不均尤為明顯陳世華進一步呼吁動力電池上游企業合理控制產品價格,保持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
現在利潤的不平衡是產業鏈某些環節供不應求造成的,存在供需矛盾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長期來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上下游的利潤分配將趨于平衡
貧富差距出現。
正如陳世華所說,新能源汽車產業上下游利潤分配不均的問題,今年以來在業內被頻頻吐槽。
由于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下游的車企叫苦不迭有車企公開嘲諷自己是給動力電池公司打工
對此,電池企業也迅速高呼不公比如巨頭公司的高管就曾回應:是上游原材料的資本炒作,給動力電池產業鏈帶來了短期的麻煩碳酸鋰,六氟磷酸鋰,石油焦等鋰電池上游材料價格都暴漲
該公司另一位高管也直言:主機廠抱怨我們電池廠拿走了利潤事實上,我們正在利潤的邊緣掙扎,這很痛苦
廣東證券研究報告顯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主要涵蓋電解液,正負極材料,橡膠,鋼鐵,礦產資源等中游的動力電池,電驅動,底盤系統,驅動系統為主,下游主要是傳統主機廠和造車新勢力
現在最核心的矛盾體現在電池正極材料這個環節比如鋰鹽是資源型行業,供需矛盾發生后,會通過漲價來緩解張翔表示,漲價后,相關企業的利潤也會相應上漲
統計顯示,已發布半年報的18家車企中,除4家預增,4家預減,10家陷入虧損,另一方面,鋰鹽和電池公司財大氣粗數據顯示,已公布半年報的10家鋰鹽公司凈利潤均呈現預增,按凈利潤增幅上限計算,最高增幅為13420.21%,最低增幅為77.11%此外,已發布半年報預告的29家電池公司中,有26家業績預增或略增
但需要強調的是,雖然業績大多預喜,但主營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動力電池的企業,也面臨著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的問題。
國泰君安證券認為,由于上游各種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以及傳導到下游整車企業價格的時滯和壓力,動力電池企業的盈利壓力短期內將逐漸增大。
下游企業向上逐利。
"不平衡的利潤是由供需緊張造成的."深科院院長張曉容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由于下游需求快速擴張,上游供應能力不足,核心原材料鋰礦稀缺,上游原材料價格一路上漲,帶來了較高的利潤下游成本增加,如果不能相應提高銷售價格,利潤空間無疑會被壓縮
上海有色網數據顯示,截至8月12日,電池級碳酸鋰報47.6萬元/噸,創近三個月新高光大證券表示,2023年鋰鹽行業仍將處于供應偏緊狀態,不排除2022年下半年鋰鹽價格再次突破50萬元/噸的可能
在業內人士看來,伴隨著鋰開采量的增加,鋰鹽價格的上漲趨勢將逐漸放緩張翔說,國內很多鋰礦已經開始開采,但是從開發到最終產出鋰鹽需要一定的周期,至少半年到一年預計明年,供應量將形成新的平衡鋰鹽價格將迎來拐點
張曉容認為,鋰資源的稀缺性已成為市場共識,在替代技術付諸實踐之前,鋰礦開采仍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
面對上游原材料上漲,其實下游車企也在積極向上游尋找損失的利潤特斯拉CEO馬斯克此前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鋰的價格已經到了瘋狂的程度!特斯拉實際上可能要大規模直接進入鋰礦開采和提煉領域
此外,國內一些車企在公眾互動平臺上表示,鑒于電池資源緊缺,價格上漲,公司也在投資鋰礦公司,對沖成本,增加電池供應商,保障供應鏈安全。
面對利潤不均的問題,不僅是投資或收購礦產,企業也會提前鎖定與鋰礦的長期協議,以應對利潤的損失張翔表示,下游企業投資鋰礦后,鋰礦利潤增加,也能分享產業紅利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