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披露的半年度業績預告未能讓均瑤健康給市場一份滿意的答卷上市后利潤連年下滑,新產品優勢不明顯同時,均瑤健康已終止重大資產重組如何提振市場對未來的信心
01
上市后利潤銳減。
2020年8月,常溫乳酸菌第一股湖北均瑤保健飲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是均瑤集團的子公司,繼吉祥航空,愛建集團和大東方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即2017年至2019年,均瑤健康資產規模呈持續增長趨勢各期末總資產分別為8.42億元,10.99億元和13.44億元,復合增長率為26.32%凈利潤分別為2.24億元,2.53億元,2.95億元
可是,這一業績在過去三年中并未成功保持上升趨勢均瑤健康上市后提交的三份年報凈利潤不穩定2019年至2021年,均瑤健康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2.46億元,8.52億元,9.1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分別為2.51億,1.75億,9283萬
JuneHealth在2021年年報中表示: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減少主要是由于公司新產品,新事業部及R&D投入增加,以及渠道投入增加,導致費用增加,2020年國家階段性社保減免政策導致公司人力成本低于當期,部分原材料漲價導致產品成本上升,本期折扣率高于上期。
《港灣商業觀察》聯系均瑤健康,詢問公司是否擔心2022年全年業績仍受諸多因素影響,無法恢復尚未收到相關答復但根據均瑤健康2022年7月13日披露的半年度業績預告,均瑤健康2022年實現盈利增長并不容易
披露:預計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14—5.6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75%—19.09%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2791.27萬元至3085.09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5805.42萬元至6099.24萬元,同比減少65.30%至68.60%
 02
主力難。
均瑤健康的前身均瑤集團乳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它繼承了集團的乳制品和含乳飲料業務,專門從事乳制品和含乳飲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2011年開始,均瑤健康戰略進軍常溫乳酸菌飲料市場,并迅速推出多個系列產品是國內最早生產銷售常溫乳酸菌飲料的品牌企業之一,常溫乳酸菌飲料是均瑤健康最近幾年來的主打產品
2019—2021年,乳酸菌飲料分別為均瑤健康帶來11.88億元,7.70億元和7.54億元的收入,占總收入的95.37%,90.43%和82.58%。
在早期提交時,均瑤健康已經披露了產品系列相對單一的風險,并表示公司一直在不斷開發和推廣新產品2021年,均瑤健康新增益生菌飲品和益生菌食品銷售,但主營業務收入仍主要來自乳酸菌飲品,新產品并未帶來較大優勢其中益生菌飲料收入占比2.33%,益生菌食品收入占比3.88%,其他飲料收入占比11.21%
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告訴《海港商業觀察》:益生菌是乳酸菌的升級品類在目前的市場上,常溫乳酸菌已經被消費者所拋棄,所以對于企業來說,目前面臨著品牌老化,品類老化,產品老化,市場老化,團隊老化,客戶老化,模式老化等風險因素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不得不升級,但升級是一個綜上所述,均瑤健康把味力當大件,整體經營風險肯定是巨大的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均瑤健康乳酸菌飲料毛利率為42.74%,同比下降11.75%占80%以上的主營銷售產品毛利率下降,對企業整體利潤的影響不容小覷
另一方面,由于乳酸菌飲料的銷量占了這個比例,均瑤健康要儲備一定量的這種產品2021年財報顯示,均瑤健康乳酸菌飲料產量同比增長3.36%,但銷量同比下降2.72%
這與庫存大幅增加有直接關系2020年,均瑤健康乳酸菌飲料庫存為672.12噸,2021年增長298.68%,庫存達到2679.62噸
一定程度上,庫存的增加會導致食品安全風險的增加港灣商業觀察發函詢問均瑤健康如何處理臨時食品,沒有回復
朱說:庫存的上升將直接導致整個周轉的放緩,這對現金流有很大影響從整體來看,上市前后,均瑤健康沒有優勢支撐其整體可持續發展,缺乏太多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間接導致整個企業綜合實力較弱未來的關鍵因素在于企業的護城河能否建立起來
03
重大資產重組失敗。
日前,均瑤健康發布關于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并簽署收購意向協議的提示性公告擬通過轉讓其本人或指定其關聯方以現金支付的方式持有的上海鴻瀛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部分股權,收購上海虹影51%的股權,形成對上海虹影的控制權
上海虹影成立于2022年,其主要業務是提供快速消費品的分銷/營銷等供應鏈服務公開資料顯示,上海弘毅擁有全市領先的常低溫配送系統,倉儲面積超過20000平方米,日均訂單處理能力超過3000份,日均配送能力超過300噸,200車次,形成了覆蓋全上海乃至華東主要城市的供應鏈網絡目前各類渠道終端數量已達8000家左右
華東是均瑤健康的優勢區域2021年華東地區銷售收入4.56億元,占比51.34%
均瑤健康表示:本次交易符合公司產品快速回歸一線城市的戰略需求,有助于加快公司業務轉型,有效提升規模效應,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對提升市場定位,塑造品牌形象具有重要的協同效應有利于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的綜合競爭力和后續發展能力,增強抗風險能力和持續經營能力
這樣的利好條件似乎并不被資本市場看好均瑤健康發布重大資產重組提示公告后,均瑤健康股價快速下跌4月21日至4月27日,均瑤健康5個交易日跌幅達28.09%,期間最高成交價為21.20元/股,最低成交價為13.10元/股
據最新消息,7月21日,均瑤健康發布公告稱,均瑤健康將終止收購上海弘毅元51%股權的交易鑒于交易各方就交易條款進行了多輪談判協商后,最終未能就交易對價,合作范圍等核心條款達成一致,從而未能達成進入下一實質性階段的前提條件,經審慎研究,公司決定終止籌劃本次重大資產重組
重組后,提及未來規劃,均瑤健康表示:后續公司將結合實際情況,繼續推進核心城市重點渠道建設布局同時,公司承諾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一個月內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
朱認為:目前,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均瑤健康的困難和困境雖然企業想通過核心城市增加高毛利產品的銷量,但事與愿違根據之前的調查,現在的年輕人并不認同均瑤品牌的調性對于企業整體形象的方方面面,要想改變目前的現象,需要重新研究戰略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