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智能中國,零跑汽車等宣布將提高部分車型的指導價格去年以來,上游原材料價格和芯片短缺造成了零部件供應的價格波動今年上半年,許多國內企業調整了其新能源汽車的價格
分析人士指出,8月份多家車企提價,意味著上游原材料漲價和芯片短缺的局面并未完全緩解。
部分新能源汽車提價。
7月中下旬以來,smart,零跑,哪吒汽車,江淮汽車等車企紛紛宣布對旗下部分車型進行提價,幅度從幾千元到一萬元不等。
日前,smart China宣布,由于全球原材料價格上漲,8月3日起,smart Elf #1Premium新配置機型價格上調5800元。
此次漲價的車型官方零售價在漲價前為22.66萬元,漲價后官方零售價將達到23.24萬元在上述公告中,智能中國表示,首批新智能精靈#1預計將于今年9月開始交付Smart也成為第一個在車型交付前宣布漲價的品牌
日前,哪吒汽車宣布U車型全系提價6000元這是哪吒汽車自7月以來第二次宣布漲價日前,哪吒汽車宣布上調2022款哪吒V全系車型價格,上調幅度為3000元至5000元不等
上游原材料漲價還沒有完全緩解。
今年3月起,國內新能源車企開啟漲價模式相比上半年車企歸結為新能源補貼下降和籌碼短缺,本輪車企給出的漲價理由不約而同地提到了上游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的因素
上海鋼聯數據顯示,今年4月,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一度突破50萬元/噸,2021年初,碳酸鋰價格僅為5萬元/噸截至8月初,碳酸鋰價格維持在47萬元/噸以上的高位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原材料價格上漲超預期,加上疫情疊加等多重因素,汽車制造成本增加很多車企的漲價,意味著上游原材料漲價,芯片短缺的情況并沒有完全緩解崔東樹表示,汽車行業整體不會迎來一波漲價與新能源企業相比,傳統汽車企業需求萎縮,漲價動力不足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在上漲,另一方面是消費者的強烈需求以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為例7月份,公司銷售新能源汽車超過16萬輛,同比增長超過220%這是比亞迪連續第五個月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10萬輛不僅僅是比亞迪,多家造車新勢力發布的7月交付數據顯示,各大新能源車企銷量同比均呈上升趨勢,其中廣汽愛安,蔚來,小鵬,理想,哪吒,零跑的月銷量均突破萬輛
許多公司積極響應。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需要避免價格的過度上漲。
中汽協副秘書長陳世華表示,無論是從汽車行業的整體發展來看,還是從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來看,原材料價格過高都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時期,肩負著抵御疫情沖擊和芯片短缺壓力的穩增長重任
多家上市公司采取措施積極應對原材料價格上漲在供應鏈的壓力下,做出調整是正常的我們也是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比較大,今年上半年做了一個小調整更重要的是,通過內部供應鏈調整和成本優化,抵消大部分原材料上漲帶來的售價壓力,讓利于消費者BAIC副總經理,極狐汽車總裁王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很多車企都在加大動力電池產業鏈的布局廣汽自主研發的動力電池試制生產線于今年3月開工,總投資3.36億元預計將于今年年底完成初期會建一條中等規模的生產線,后期會啟動量產線未來,廣汽阿亞恩30%的高端電池將自主研發,而70%的低端電池將由外部電池公司制造
北京奔馳宣布,新一代國產奔馳電池在北京奔馳電池工廠正式下線,新一代電池將搭載在即將投產的全新國產EQE上。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自主研發動力電池不僅可以緩解車企的成本壓力,還可以提高其供應自主性。
崔東樹認為,應該客觀理性地看待原材料漲價導致終端銷售市場漲價的現象新能源汽車價格上漲短期內會削弱消費者的購買熱情,但我國新能源汽車多元化的市場會抵消這一不利現象此外,伴隨著原材料行業供應環境的回暖,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價格上漲的不利影響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