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全自動化碼頭正式投入運營該碼頭是世界上第一個全自動化的河,海,鐵多式聯運碼頭,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第一個新建的自動化碼頭
南沙四期全自動化碼頭是國內第一個由國內科技力量聯合建設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擁有4個10萬噸級海輪泊位和配套的集裝箱駁船泊位它融合了北斗導航,5G通信,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等前沿技術,采用從自動化設備硬件到信息系統的新一代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技術路線,創造了60多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31項
廣州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毅波表示,該項目投產后,將與南沙港集裝箱碼頭123期合作,形成專業化,規模化,一體化的碼頭集群。
創造多個世界之最
據介紹,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全自動化碼頭位于珠江口,依托南沙疏港鐵路,集江海聯運,海鐵聯運功能于一體,建設了全球首個江海多式聯運全自動化碼頭設計年吞吐能力為490萬標箱,其中內河運輸能力約為190萬標箱
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全自動化水平布置碼頭,具備同時作業4艘大型船舶和16艘駁船的能力,同等規模下節省人力70%左右。
與大多數自動化碼頭采用磁釘導航不同,南沙四期全自動化碼頭建造了全球首輛北斗導航無人智能引導車IGV利用北斗,激光和視覺導航定位技術,IGV可以在不借助磁釘的情況下行駛,在碼頭堆場之間自由穿梭,準確到達每一個箱子堪稱碼頭搬運工,實現了從低頭到抬頭的跨越
站在南沙四期碼頭前沿,記者看到,碼頭橋根據信息系統自動發出的指令,準確抓取船上的集裝箱,自動放在IGV上IGV通過智能算法自動規劃將集裝箱運輸到目的地的路徑,軌道起重機自動對齊,自動抓取集裝箱并放置在指定位置整個生產過程是流動的,但操作區沒有一個人
這套指揮碼頭作業的超級大腦是全球首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最智能的自動化碼頭信息系統,可以針對集裝箱裝卸,堆存,轉運,出入口閘口等多種作業場景,調度最佳資源,規劃最佳路徑。
記者還了解到,廣州港南沙四期全自動化碼頭體現了多項中國創新技術,實現了多項世界第一,也創造了多項國內第一記錄,如中國首個海綿港,綜合管溝智能綠色港,信息系統全功能模塊均為國產軟件等。
作為廣州,佛山,中山三地的共建項目,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廣州規劃將由上海振華,CCCC四航,華東電子等民族品牌企業共同建設該碼頭將為促進大灣區的深度合作和一體化發展,構建對內溝通,對外聯系的高水平產業鏈和物流鏈發揮積極作用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