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消息,7月21日,生態環境部召開7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司長劉志權介紹環境影響評價改革情況,并答記者問
以下是記者會的文字記錄:
記者:最近幾天,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做好重大投資項目環評工作的通知》目前《通知》執行情況如何還會有哪些其他考慮
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司長劉志權: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國務院穩定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今年5月,我部印發了《關于做好重大投資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通知》,有關內容在上個月的新聞發布會上已經介紹過這里我主要從兩個方面介紹一下發布后的進展
一方面,我部主要開展工作:
一是加快重大項目環評審批自6月以來,我部已批準了16個水利,交通,煤炭和其他行業的重大項目的環評文件,如長江引水工程,北河沿線高速鐵路上海至合肥段,海澤灘煤礦,涉及總投資超過3800億元其中,對于近期即將開工的南水北調中線等三大水利工程,我部提前介入,引導開辟綠色通道,在嚴守生態環境保護底線的基礎上,加快環評審批,為工程開工創造了條件
二是加強統籌調度我部調度各省級生態環保部門落實《通知》,調度地方相關規劃和重點項目,跟蹤地方重大投資項目環評審批和保障工作的進展和成效,總結形成一批地方特色做法和典型案例,推廣供地方相互學習借鑒
二,各地實施情況:
《通知》下發后,各地生態環境部門結合本地實際出臺了配套實施文件工作進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一是建立環評管理臺賬,加快環評審批各地積極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合作,建立相關臺賬今年以來,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將132個重大投資項目納入環評管理臺賬,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將368個重大項目納入臺賬,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建立了覆蓋全省2024個重大項目的環評管理臺賬,福建省生態環境廳建立了覆蓋全省1354個重大項目的環評管理臺賬
二是提前介入引導,創新審批方式河北省開展環評服務百日攻堅行動,成立幫扶小組,走訪87個區縣,幫助解決問題重慶依托生態環境區劃管控三線一表大數據平臺,為企業提供項目選線,選址的生態環境合規性查詢,少走彎路青島,臺州,浙江等地對工業園區從事汽車零部件加工,機械加工的小微企業項目實行捆綁審批很多項目只編制一份報告,進行一次審批,節省了企業編制的時間和成本
三是推進環境監測數據共享,減輕企業負擔江西省生態環境廳推動建立開發區環境質量監測數據共享機制,將開發區現有環境監測和污染源調查數據納入共享平臺,免費提供給園區項目環評編制使用,有效縮短了環評編制時間,減輕了企業負擔
下一步,我部將繼續指導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全力做好重大投資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創新服務方式,提高審批效率同時,在環評審批中,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守住生態環境底線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